李乾韬:工业立市 江门后发制人争“珠西老大”

  [摘要] 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纷纷将自身定位为珠西枢纽,一度引发“珠西三兄弟谁是老大”的热议。因为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重大利好,珠海、中山率先成为珠西枢纽之争中的焦点。

  文/李乾韬

  7月20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1–6月,江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1.04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八,自2013年来首次实现排名前移。

  自去年全国两会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珠三角各地纷纷紧扣战略制定产业规划和重新定位,其中,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纷纷将自身定位为珠西枢纽,一度引发“珠西三兄弟谁是老大”的热议。因为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重大利好,珠海、中山率先成为珠西枢纽之争中的焦点。

  然而,江门却在今年上半年率先实现全省地市中排名突破,颇让人意外。从半年的数据来看,江门亮点纷呈:1–6月,江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0.58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又比如,1–5月,江门共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9.2亿元,同比增长12.5%;总量排全省第6位,增速排全省第5位,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

  是什么支撑起江门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可以用‘稳中向好’来概括,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立市的持续拉动效应,特别是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两位数,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江门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赵前斌在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时指出,目前全省各市经济增速出现分化现象,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速的影响逐步上升并开始主导增速的排位,上半年珠三角9市中,7市GDP增速进入全省前十位,有质量又有增速,高质量发展这一特征开始显现。具体到江门而言,自201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以工业立市为根本”以来,工业逐渐成为江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在“工业立市”主引擎的推动下,江门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频繁发力。上半年,江门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共98个(含增资扩产项目),投资额达711.5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量为77个,占项目总数比例接近八成,可谓招商引资大丰收。科技创新方面,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应用研究院士工作站日前正式揭牌,实现产学研效益最大化。截至6月底,江门72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初次认定659家、重新认定49家,预计今年全市高企存量达1000家以上。

  此外,江门引进高层次人才也是成果颇丰,在站博士后人数创历史新高。今年4月,来自全国19家高校的36名博士、硕士人才与江门市委组织部签订引进协议。近日,江门人才岛又取得新进展:中国铁建(港股01186)中标全岛开发建设项目,投资额约280亿元。未来,江门将在此打造人才教育、人才培训、人才乐业、人才安居、人才数据、人才流通六大专项服务以及智慧岛、综合保税区两个支撑体系。

  短短半年,江门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均实现较大突破,发展势头很猛。究其根本,仍是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结果。近日,江湛铁路建成通车,江门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通行时间明显缩短:以往市民从新会站坐城轨到广州南站,全程需要1个小时,但现在坐动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谁是珠西老大”只是街头巷尾的谈资,在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下,珠三角诸城实打实地迎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契机,也成为珠三角城市排名重新洗牌的绝佳契机。

  (作者系时代周报评论员)

关键词阅读:工业立市 市中 规模以上工业 实体经济 利好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