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喜欢改名字的上市公司 会容易发生问题吗?

摘要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没有从本质上考虑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且为了融资圈钱或减持套现而上市的行为,终究还是受到市场的抛弃,而股票价格的长期低迷也是这类股票的真实写照。确实,对于A股市场而言,真正的良心企业不多,而股票市场中得以走出长期独立上涨行情的,终究还是寥寥无几。

  这些年来,有不少上市公司热衷于改名字,更有甚者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更改了好几个名字,而这一现象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极少数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对于经过了2015年杠杆牛市行情的投资者,往往会有更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资本市场兴起了互联网+的炒作热潮,有的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也似乎热衷于打着各种新兴的旗号,来满足公司的转型步伐。更有甚者,钢铁行业还带上了互联网+的概念,而对于部分非常冷门的行业,同样热衷于跟风炒作,试图迎合当时资本市场的炒作热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披上互联网+旗号的上市公司,实际上并非业务上的全面转型,或通过并购等形式参与到新的领域之中,而更为普遍的现象,则是上市公司更喜欢讲故事的形式,为自己的公司“贴金”,而对于当时近似疯狂的市场,但凡看到了互联网+或并购重组的概念,都会获得资金的大幅炒作,即使是毫不相干的公司,却因擅长于讲故事而获得了市值的大幅炒作。

  近日,上交所公司监管部的徐明磊在公开场合中的发言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中,有一个观点指出,可能越喜欢改名字的上市公司,除了那些主业真正已经变更的以外,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越大。

  上市公司喜欢更改名字,这本身不是过错,但若上市公司是依赖于更改名字而提升公司自身的关注度,且更改名字的原因非常任性,那么对于这类上市公司来说,也就更应该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

  为什么上市公司热衷于改名字或频繁改名字?如果从其中的原因进行剖析,那么也就大概了解到上市公司频繁改名字的真相。

  其中,对于部分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而言,他们延续着长期的传统经营理念,且在经济大周期环境下,部分传统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甚至面临盈利的瓶颈。由此一来,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往往会存在强烈的转型意愿,而当上市公司业务得以扩张或进行大规模的业务转型时,以往的名字也就存在着更改的需求。

  但是,对于传统经营意识的固化思维,这类企业往往很难产生出创新的基因,即使公司业务发生大转型,公司也未必可以得到胜任。由此一来,对于传统思维的固化模式、传统落后的经营策略发生变化时,可能会给企业原有的模式构成影响,甚至对转型后财务状况、现金流状态等形成不少的压力,而此时此刻,如果企业无法具备强有力的风险抵御能力,那么将可能会发生一系列问题。

  再者,对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并非因业务转型而更改名字,而是为了吸引市场眼球或提升市场资金的关注度而进行改名,且改名字的频率很高,而对于这一行为,往往属于经营者的一种投机思维,并未从本质上改变企业原有的经营状况以及业务结构。至于不断迎合新概念、新题材的发展趋势,而进行任性改名,往往定义为一种炒作,而企业家不是把主要精力与心思放在经营身上,反而热衷于追概念、炒题材,这类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

  此外,还可能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企业家赶在限售股解禁前,为上市公司起一个亮眼的名字,达到吸引市场资金关注的目的,而后满足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需求。或许,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但上市公司套现需求旺盛,总会有不同的方法满足他们的减持套现需求。然而,对于为了减持套现而制造各种题材概念来炒高股价的行为,实际上这类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预期等,还是值得怀疑的。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没有从本质上考虑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且为了融资圈钱或减持套现而上市的行为,终究还是受到市场的抛弃,而股票价格的长期低迷也是这类股票的真实写照。确实,对于A股市场而言,真正的良心企业不多,而股票市场中得以走出长期独立上涨行情的,终究还是寥寥无几。

关键词阅读:改名 上市公司 问题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