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P2P都已天雷滚滚 何不放弃治疗一刀切!

摘要
今年以来大事颇多,以至于连P2P暴雷这事都被淹没在信息河流里了。最近消停了一点,P2P暴雷这种事就显示出它的锋芒了,频繁在朋友圈刷屏。

  今年以来大事颇多,以至于连P2P暴雷这事都被淹没在信息河流里了。最近消停了一点,P2P暴雷这种事就显示出它的锋芒了,频繁在朋友圈刷屏。

  大树抽空瞄了下数据,我去,真是天雷滚滚啊!先南京再杭州然后深圳,大家轮着来,排队下车的节奏有没有。

  最近也有朋友问我,

  目前这个情况,P2P怎么投比较靠谱?

  对于这种事情,

  大树的一贯态度就是一刀切:

  不投最靠谱。

  先别说大树马后炮,早在2016年底,我就写过文章讲P2P的性质问题,态度是一贯的,之前的老文链接在文尾,感兴趣的点进去看看。

  对于P2P,为什么我的看法是一刀切的去除?

  1真正的P2P模式就是个伪命题。

  这里先要区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P2P。

  所谓P2P,顾名思义就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

  P2P平台干的事情就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至于收益、风险这些全部由借贷双方达成,责任自负。

  这种模式能够运行的理论基础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帮助借款人识别风险。真正的P2P大致和滴滴打车的模式没什么区别,都是提供信息服务促成交易的。

  既然真正的P2P是这么个模式,那很合理啊,为什么说它是伪命题呢?

  道理很简单,模式没问题,但是人人都去做贷款人就不对了,这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违背。我们人类社会持续的进步建立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分工的不断细化。

  分工是什么?

  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然后通过市场进行大规模协作。

  提供交通服务是专业的事,所以当新鲜劲过去后,滴滴的司机也走向专业化了,而做贷款人更是件专业的事。人人都做贷款人,那是远古时期大家生活在村里的金融形态。

  现代的金融是一步一步专业分工演化过来的,难道有了互联网,就要直接把金融整回几千年前了?

  一个公司白领,下班做个滴滴司机,周末去送个外卖,空余时间再到P2P平台上去当个贷款人,想想都觉得酸爽。不要觉得这样很勤奋,你真要这样干,我保证你一辈子一事无成。

  就这么原始的金融形式还动不动要革了传统银行的命。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无知者的大无畏精神。

  2

  伪P2P们本身就是非法的,

  当然要一刀切!

  真正意义上的P2P要一刀切说起来比较麻烦,那些伪P2P说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违法的。

  什么是伪P2P呢?

  就是那些提供信息中介的同时也提供信用中介服务的平台。当一个P2P平台开始具备信用中介的功能后,这就不是P2P了,而是妥妥的银行,最不济也是个小额贷款公司。

  而对于民营银行也好,小额贷款公司也好,从经营机构的设立到资金的募集,从资金的运营到风险管理,国家早就有了相应管理规定。

  为什么P2P跑路一查全是非法集资?

  因为伪P2P这种模式从头到尾都是非法经营,对于非法经营一刀切的取缔,没毛病。

  金融业的风险和收益在时间上是滞后的。在货币宽松期,只要资金处于流入状态,账面上是赚钱的,又因为金融业的高杠杆,使得赚钱显得又特别容易。殊不知,银行业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认清这个问题,从而形成了目前严苛的风险管理。

  即便是在这种严苛的风险管理下,还有很多银行难以抗拒贪婪,在赚钱的时候无法保持克制,最后在各种风险相关性出现大幅上升时倒闭破产。

  随便拉几个人,租个办公室,搞几台服务器,弄个网站挂上P2P的狗头就敢开银行。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要钱不要命的理想主义精神。

  3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说说,

  要不要投P2P。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对于P2P的态度大树是一贯的,那就是不投。

  原因很简单,你根本无法判断风险到底有多大,而无法识别风险就无法对收益进行定价。

  别看P2P给你10%,20%的收益看上去挺多,但是如果你算上风险补偿,这个收益率就不一定高了。P2P之所以这么多人干,说明背后是有暴利的。这个暴利从哪里来?就是收益给低了,而投资者还不自知。

  举个栗子,假设某个项目违约的概率是20%,市场无风险利率是4%,那么这个项目融资的成本至少都要去到24%。

  如果展望一下前景,可能远远比24%要高,这样的项目,P2P用12%的收益向你融资,你还觉得收益挺高,美滋滋的,其实已经被坑了一笔。

  在信息比较完备的情况下,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专业人士对风险定价都不一定100%可靠,更何况是一个非专业人士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的风险定价呢?

  风险不可评价,定价就无从谈起,所谓的分散投资就成了一个看上去合理,实际上没多大意义的事情了。

关键词阅读:P2P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