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华:监管备案延期 P2P是生还是死?

摘要
监管备案只是解决了P2P持牌经营问题,并不能解决P2P平台的各类经营风险。在经济走势持续低迷背景下,无论监管备案是否延期,P2P网贷备案是否成功,P2P平台都或将难逃一劫。

  伴随着网贷行业监管备案的一再延期,P2P平台跑路、爆雷事件一浪高过一浪,涉案金额更是动辄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进入6月,继善林金融、唐小僧和联壁金融爆雷后,花果金融、钱满仓等知名P2P平台又相继“阵亡”。盛极一时的P2P市场如今已是草木皆兵,哀鸿遍野。金融强监管下的P2P,未来是生还是死?

  一、P2P备案为何一再延期

  关于P2P平台备案问题,去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57号文”),要求各地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备案登记,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表示,原定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的P2P网络借贷备案工作延期且年内无法完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P2P备案一再延期?从P2P情势分析,引发备案延期的原因可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险底数差。在经济形势持续下行和金融强监管的挤压下,P2P平台进入淘汰洗牌期,P2P网贷平台数量呈下降趋势。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正常运营P2P平台1931家;到2018年6月,P2P平台数量减少到1842家。其中贷款余额前100位P2P平台合计贷款余额占到P2P总贷款的70%。从默默无闻到野蛮生长,P2P平台的家底已很难精准掌握。仅从跑路、爆雷的P2P平台看,涉案金额大多都在上亿,有的甚至几十亿、上百亿。7月3日,“上市系”网贷平台“牛板金”P2P项目逾期近一亿,平台已停止兑付赎回。未来还有多少P2P平台倒闭关门,尚未可知?

  (二)备案落实难。根据57号文和《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整治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P2P网贷备案仅对2016年8月24日之前成立P2P企业,之后新设立P2P原则上不予备案。同时P2P企业备案还需满足四个条件:一是银行存管。不同地区对存管银行测评要求不尽相同;二是存量、资管业务处置,监管层面对平台存量业务和资管业务都作出明确的合规性要求;三是信息披露,信批专栏中对成交量、项目信息等信批维度完善;四是两证,ICP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据P2P网贷业内人士称,能同时满足上述备案条件的P2P企业几乎没几家。绝大多数P2P网贷平台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监管新规的经营行为;而这些监管原罪已经无法改正,这就使得P2P监管备案更加难上加难。

  (三)监管压力大。对于监管当局和地方政府而言,P2P监管压力非常之大。监管当局既想通过监管备案规范P2P经营,又不敢轻易降低备案标准引火烧身。因为无论是备案制,还是审批制其本身都是一种监管许可。P2P公司一旦备案成功,其经营行为就可能会被理解为监管“背书”,这是监管当局最为担心的地方。一些地方把P2P看成“定时炸弹”如坐针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驱赶P2P企业搬出辖区的情况。从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到敬而远之的“瘟神”,短短两年时间,P2P平台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上述三方面的原因,让监管当局对P2P的监管备案谨小慎微,宁缺毋滥。以时间赢得空间,备案时间延期也许是消化P2P经营隐患的最好“润滑剂”。

  二、投资人权益如何保障

  P2P网贷平台频频跑路爆雷,投资人损失如何保障成为各界关心的重点。防范和化解P2P平台投资风险,是一个复杂的“解锁”工程,当前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打破刚性兑付。打破刚性兑付不是简单的债务“甩锅”,而是通过窗口指引、舆论导向等方式,教育社会民众提高投资风险意识,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和民间高利贷;不盲目跟风投资、不轻信理财高收益。司法部门应妥善处理P2P平台案件“先刑事后民事”的诉讼问题,提高P2P平台案件的结案效率。

  (二)实行穿透监管。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的最根本措施是对P2P平台项目保持穿透式监管。厘清P2P平台的信息中介属性,对P2P平台投资人、借款人信息充分披露,保持社会公众项目知情权。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应出具P2P项目年度审计报告,发挥民众社会监督权。行业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大P2P平台的合规运营监管。

  (三)平台债务追索。平台债务追索是当前P2P投资人债务追索方式之一。P2P平台出现债务违约或兑付延期就意味平台经营出现不良迹象,需要立刻启动债务追索程序。投资人可通过平台协助调查借款人经营情况,及时采取诉讼保全、资产查封、债权转股权等相关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

  P2P平台频频爆雷,既有平台本身风控能力差的原因,也有投资标的经营形势恶化的问题;更有借金融科技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的非法利益集团。如何解决P2P平台的风险隐患是各地监管部门一道亟待求解的难题。

  三、P2P未来是生还是死

  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P2P未来是生还是死?这是让众多P2P企业寝食难安的生死命题。从当前经营形势看,P2P网贷行业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清洗。

  (一)经营环境风光不再。随着国家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加快金融科技向零售小微业务转型步伐,P2P客户群体将面临重大冲击。金融监管的窗口指导和P2P频频爆雷,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远离P2P网贷行业,P2P野蛮生长的风光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二)自生自灭或是常态。在金融强监管和经济形势恶化的双重挤压下,P2P平台运营成本和合规成本势必会大幅增加。更要命的是市场资金的持续“吃紧”,借款人大量逾期倒闭,让P2P平台“缺血”失灵,难以为继。缺少了资金来源,P2P平台“后手倒前手”的借贷游戏就无法延续,跑路、倒闭或将是一种常态。

  (三)平台转型将成趋势。P2P平台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转型升级,这是P2P平台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P2P网贷平台已开始转型科技金融公司,围绕科技赋能开展金融外包服务。P2P平台回归信息中介本源或是其活下去的一种趋势。

  在6月14日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险监会主席郭树清谈到,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这是否意味着未来还会有更多P2P平台爆雷垮掉?P2P的未来是生还是死?

  监管备案只是解决了P2P持牌经营问题,并不能解决P2P平台的各类经营风险。在经济走势持续低迷背景下,无论监管备案是否延期,P2P网贷备案是否成功,P2P平台都或将难逃一劫。

关键词阅读:监管 备案 P2P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