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豪:九评马光远《中国经济的真相》

摘要
经济运行是有成本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成本是刚性的,成本具有棘轮效应。成本可以转移,但不会耗散。成本具有路径依赖性。一国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所有的政策都必须围绕降成本和释放红利。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降成本和释放红利。

  1.光远说,和当年的日本,韩国和台湾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算不上世界奇迹。马为啥单单和台湾,日本以及韩国相比呢?为啥不把中国和世界上同期其他国家相比呢?东亚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都算世界奇迹。和同期的拉丁美洲、非洲以及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当然是世界奇迹!正是因为取得了奇迹,日本、韩国和台湾无一例外,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按照马的类比思路,中国迈发达国家,不就是水到渠成的吗?还有啥焦虑的?

  2.马光远对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含糊其辞。如此简明的问题,还需要含糊吗?含糊就是因为没看清。没看清是因为没有真懂!马们可能就没真正弄明白过中国经济为啥能取得这么大成绩,中国取得这么大成就究竟与他国有什么本质区别,因而对其未来表示不确定!看不明白。看不明白自然就含糊了。现实就是这样,没有真懂的人,在关键时候通常就是不自信!别看他平日里滔滔不绝,关键时候做选择题时左看右看,惴惴不安,惶惶不敢下笔落定!甚至落定后还要反复涂改!呵呵。在笔者看来,中国肯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年之内,中国肯定就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因为中国成功的构建出了一套全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本的分摊与调控机制。在这套调控机制下,无论怎么折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迟早的事儿。当年的日本韩国和台湾,之所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因为其社会在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和强力政治集团执政的基础上,成功的构造出了这么一套机制和体制。天上不会掉馅饼。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迈进过程中,做到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成本的分摊和有序调控至关重要。没有这套机制,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就会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急忽慢!最终摔碎、崩盘,落入陷阱。

  3.马光远有改革焦虑症。他还说,全社会都有改革焦虑症。这其实马以及一部分人的焦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确实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对改革充满了焦虑。所谓的焦虑就是:改革推不动了,改革没有按照他们所预想的轨道继续推进,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好像停滞了。笔者要说的是:马这些人的改革焦虑症就是杞人忧天。好象中国不改革就活不成了,中国不改革就会崩溃。马这部分人已经堕入了为改革而改革的圈套。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会堕入这种圈套呢?因为这部分人始终把改革开放当成中国最近几十年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法宝。遗憾的是,这个结论是错的!中国最近几十年来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不是因为改革开放,而是因为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各种努力攻坚克难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与调控机制。

  换句话说,改革不是目的,开放也不是目的,建立这套机制才是目的;改革不重要,开放不重要,建立这套机制才是最重要。这是笔者与市面上所流行的主流观点,最本质的不同。放眼望去,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为什么主张并实施改革与开放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群体,鲜有取得中国这种伟大经济成就的?可要知道,这些国家中绝大多数比中国更加开放,比中国更加富于改革精神,其中某些国家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历程早已超越中国几个台阶!为什么未能取得更大成就?显然不能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直接答案。如果在改革与开放过程中,不能建立并完善一套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和调控机制,改革必然失败,调控必然失败,什么成就也取不得!所以那些动不动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伟大成就关键一招的所有学者与专家,可以休也!那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的构建出这么一套机制呢?是因为新中国在立国之初,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实现土地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二战之后立国之初,即实现对大资本土地所有制的调整,与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蒋介石在台湾籍以立足的土地赎买政策,异工同曲。

  因此,既然中国通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已经获得独立的信用货币发行权,已经建立一套全社会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与调控机制,那么,坦率的讲,中国现在继续进行什么改革开放已经不迫切,甚至在许多方面已经不需要作出根本性的改革了,继续完善即可。改的目的,开放的目的,各种宏观调控的目的……本质上都必须是降成本!如果达不到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需要改什么革、开什么放?为了改革而改革吗?为了开发而开放吗?没必要吧,纯属瞎折腾,不仅不降成本,还增加全社会运行与发展成本。

  4.马光远说,现在民营投资大幅下滑,民营经济占比和贡献下滑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这又是杞人忧天。经济发展与民营增长多块、国有增长多快有什么关系?经济稳健与否与民营经济比重有什么关系?难道民营就是好的,就是有效率的,就是高级的,就是有质量的?难道国有的或者混合的,就是不好的,就是无效率的,就是低级的,就是没有质量的吗?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商品供应迈入生产过剩阶段,那些小舢板、小作坊、小生产、小制造、小卖部、小地摊儿、小商场、小加工、高耗能、高污染……该死就得死,这是市场出清的正常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不是风险,恰恰相反,这是风险释放的过程。落后产能、过剩产能,该出清出清,该淘汰淘汰,有什么可留恋的?过往占民营企业大部分江山的就是这些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多余的生产加工贸易环节!把其中的有效经济金融资源解放出来,驱动投入到更有效率的生产生活环节,是经济进步的表现,不是落后的表现。

  5.马光远说国有企业占用70%的经济金融资源,只创造了30%的产值,而民营经济刚好相反。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这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市面上有些专家和学者与马的观点如出一辙,经常用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狭隘的统计数据,否定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重要贡献。其实,只要稍微研究以下中国经济结构,就应该知道:广大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总体是在牺牲自己的“效率”,从而补贴全社会的其他各行各业,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的是基础设施配套、基础服务可及以及基础材料供给。

  为了稳定甚至降低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必然做出牺牲,根据市场经济原则该涨价的不能涨价、该减少供应的不能减少供应!如果没有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过去几十年对基础设施、基础服务、基础材料的低成本稳定供给甚至补贴,民营企业怎么发展?民营经济能有哪一门子的70%贡献?前文所述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和调控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对全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分担与调控。到这儿就应该明白:为什么始终奉行改革开放的墨西哥、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就是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就是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光有改革与开放是不行的,光有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不行的,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构,必须有中流砥柱!这个中流砥柱就是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

  6.马光远说中国的市场化成果是在石头上开花的结果。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还是再看看阿根廷,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这些国家,哪一个国家不是市场化的,哪一个国家不是高度市场化过度市场化的?成绩呢,成就呢,在哪儿?在马光远的脑子里,好象只有民营企业或者私人企业才叫市场主体,国有的企事业单位都不算市场主体,即使参与交易也不算市场主体。马应该知道,欧盟范围内,德国,法国,哪一个国家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比少了?市场化不等于私有化!私有化也不等于市场化!市场化也好,私有化也好,其目的必须是为了降低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如果市场化和私有化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推升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那这个市场化就是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这个私有化就是为了私有化而私有化。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不是因为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以及通过其他各种努力,成功的降低与调控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从而让经济顺势起飞并进入且保持平飞状态。

  7.马光远说,是住房用地的人为短缺、土地饥饿营销导致商品房价高企。据笔者所知,马光远也经常就房地产市场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就是害人精,他就是害人虫。马光远根本就不懂房地产。尤其是认为住房用地的人为短缺、土地饥饿营销导致房价高企,更是大错而特错!在马以及市面上部分专家和学者看来,好像住宅用地的供应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地方政府想供给多少就是多少!有这么简单吗?重点城市,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口的重点城市,土地供应已经无能为力!城区土地不都是用来盖房子的!城区土地不可能都用来盖房子啊!还得有工业仓储用地,还得有商业服务业用地,还得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用地!除了住宅,还得有幼儿园,小学,医院,中学,大学,博物馆,研究所,养老院,公园,环保安保,停车场、加油站、商场、写字楼、公安局派出所、法院检察院……!离城区200公里的地方是有土地,但在划出建设用地盖房子、盖保障房没人去呀!城区的土地,“天上掉一根针下来,都插在别人家的地里!”要盖房,首先得拆迁,得动迁,得让人家搬迁!人家凭什么拆迁?凭什么搬迁?凭什么动迁?以为市政府说了就算数得拆迁补偿补贴标准说了算数!补偿不到位,补贴不到位,想拆迁,没门儿!一线城市,甚至部分二线城市,其市政府对住宅用地的供应已经无能为力。不知道这是哪一门子的饥饿营销当然,不懂土地供给侧的马光远们要认识到这一点,还得有个过程。

  8.马光远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是暗度陈仓真爱、是狼狈为奸!这是马在公开污名化地方政府、公开污名化房地产!不独马光远,市面上好多专家和学者,甚至有些还是知名的专家和学者,都或明或暗的污名化地方政府,污名化房地产!不懂没有关系,但是,在不懂的前提下公开污名房地产、公开无名地方政府是不对的,是要负责任的!马可能根本就没有看过中国各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马根本就不知道中国各地方各城市的财政状况!马可能就不知道中国各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以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到底有多难

  马这种专家从来就是认为天上可以掉馅饼,马根本就不知道中国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物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都是零成本,都是零地价!马也当然不知道,正是这种地价补贴,才有各种高新区和工业园区。才有中国制造的崛起,才有中国创造的开端!马这种专家从来就是认为天上可以掉馅饼,地铁,公交,天然气,暖气,上水、下水,地上地下管网,幼儿园,福利院,医院,研究所,大学,中学,都是天上可以掉的!……马光远这类专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中国的房地产是中国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与调控机制的核心环节。没有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就没有城市的各类软硬件基础设施,就没有中国制造,也没有中国创造,就没有中国各阶层稳定的就业,就没有中国稳步有序渐进的城市化进程,就没有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天上不会掉馅饼!要不请马光远同志在坐地铁,坐公交,送老人上医院,送小孩上学,周末陪老婆逛公园或者自己在暖气房用5g网络发表文章恣意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多想一想,这些东西都是咋来的?天上掉下来了吗?

  9.马光远否定有中国模式。这是因为马根本就不知道中国模式为何物。和马如出一辙的专家很多,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中国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哪儿来的?他们老认为是改革开放才取得伟大成就,是市场化才取得伟大成就。这种看法与认识是错误的,是半拉子,是250!

  经济运行是有成本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成本是刚性的,成本具有棘轮效应。成本可以转移,但不会耗散。成本具有路径依赖性。一国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所有的政策都必须围绕降成本和释放红利。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降成本和释放红利。检验改革创新是否是真改革真创新,就看这个改革或者创新的举措是否降低了经济运行中的成本或者释放了新的红利。

  中国过去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近40年来的飞速发展,更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有必要深刻分析和总结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为世界后进国家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同时,深化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笔者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和发展的解释逻辑是:降低、削减和控制经济运行总成本,积累、释放和拉升投资的预期红利。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国家所有制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后期改革开放奠定了降低、削减和控制经济运行总成本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举措,中心就是围绕降成本;中国全社会的改革与创新举措,中心就是围绕降成本,释放红利。后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为实现本国经济的增长和稳步健康发展,中心工作应当是:想方设法降低本国经济运行的总成本,尤其是要降低经济起飞起步阶段的社会总成本;建立一套调控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制度和工具体系。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在长期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

  现在看来,后进国家要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的国有制无法避免,是绕不过去的!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尤其是土地国有制打底,无法建立一套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与调控机制。如果无法建立这套机制,任你再多的改革,任你再多的开放,任你再多的宏观调控,任你再多的市场化民主化私有化……后进国家无法实现对经济运行成本的有效削减和有序调控,短期或者偶尔的经济增长可以存在,但是长周期经济增长必然无法保障。中国模式的要义、核心与关键就在这。这就是在当代国际经济政治金融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领悟、践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所有有助于降低本国经济运行总成本、有助于建立一套本国全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成本分担和有序调控机制的改革、政策、措施和努力都是正确的!后进国家全社会要形成支持和推动这些改革、政策、措施和努力落地落实的共识,惟其如此,才可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发展,才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阅读:中国经济 真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