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波:不用大规模走出去买脑袋 离岸中心助力超车

  金融界网站5月18日讯 2018年5月18 -19日,第二十一届科博会主题报告会暨中国科技创新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德总商会主席周松波出席本届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如何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脑红利的转变,让我们确保中国第二轮的经济的腾飞。周松波指出,离岸中心,其实就是一种换道超车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我们为什么需要大规模走出去买脑袋,因为很多最优秀的人,你让他到中国来生活,有家庭的问题,朋友问题,方方面面,在不同的环境是有不同的灵感的,也许在那边有很多的灵感,一到很热闹的地方,也许就丢失了灵感,所以呢,其实有的问题,不一定要在你眼皮下能实现,可以通过离岸方,离岸中心的方式,可以向全球借力。

  以下为演讲全文:

  周松波:尊敬的施罗德阁下,各位校长,各位开发区主任,各位国内外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有机会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请教,倡导科技探讨跨国合作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施罗德是我十分崇拜的一位领袖,他为中德的这个关系发展作出非常大的贡献,我想各位请掌声表示感谢,我是20年前有幸把我出版的一个专作介绍给朱镕基总理和施罗德总理,所以至今记忆犹新,这次我有幸请到施罗德先生,与我们一起考察中国的城市,分享三天的时间,我感到特别的幸福,因为现在的实在不能太激动了,否则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所以今天等于有缘与国内外的精英相聚,划今朝,谋明日,促进科技创新,跨国协同,为中国早日成为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做贡献,非常难得,我期待与在座各位精诚合作,助力中国开发区、大学、高科技企业走进德国的舞台中心,融入德国的上流社会,进行离岸科技创新、跨国协同,引质引资,通过原发原创,进行产业突破,使中国的科技进行产业转型。

  随着中国30多年高速增长的结束,中国经济是面临大的这个挑战,中国经济下滑带来的挑战,经济泡沫带来的挑战,产业机构调整带来的挑战,产业过剩的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经济的健康运行。

  所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问题,我认为唯有通过机构突破,机构性改革,工业流程的这个改造,才可以彻底的解决。所以我们在考虑,如何打造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的答案是非常的简单,我觉得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离岸创新、跨国协同,这也是我今天发言的主题。

  我们可以说,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时候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可以说一切发展要以高质量为核心的这么一个时代,过去呢,我们把很多产品进行国际化了,我就特别希望做一个中国人,未来30年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科技研发,也把它全球化。

  就是说使科技呢,创新真正能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引擎,最后呢,实现我们中国制造的强国梦。

  所以中国如果想觉醒,在世界科技,赛跑道上,从追跑到并跑最终到领跑,我认为我们人才要国际化,研发要国际化,然后才能科技国际化,最后产业国际化,最后实现我们可以说我们的产业高端化,让我们的创新能高效化,最后确保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想和倡议,我相信它未来会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格局,但是给一带一路的倡议呢,我们一方面走进欠发达的国家支持他们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好对方的人口红利、市场红利,这样呢也可以助力解决我们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同时我也在想,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更多的考虑,走进发达的国家,挖掘这个脑矿,因为这几年失去人口红利,如何把人口红利转为脑力红利,我们应该到人才的高地,科技的高地,发挥人老的红利,数字经济的时代,谁管理这个科技的脑袋,谁就可以掌握世界。现有的人才和科技是不足以支撑中国科技的领跑和推动中国经济下一轮的经济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脑红利的转变,让我们确保中国第二轮的经济的腾飞。然后中国如何换道超车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其实是可以跨越发展,比如说我们可以从这个跨越柴油发动机,直奔发动机、电动车向智慧经济迈进,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呢,我称它或者理解它为换道超车的一种方式,我觉得核心的思想是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向世界挖掘,可以说是全球脑袋的宝藏,这样可以高效发挥脑力红利。

  所以我认为只有我们走出去就地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我们要引入纳米技术,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前沿性的高科技项目,确保中国产业的升级,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第二轮腾飞。

  基于以上的思考呢,可以对天时地利的把握,首先可以把目光锁在德国,为什么选择德国,德国是欧洲的“火车头”可以说世界制造强国、科学研发的领跑者,有着无可比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所以中德的合作互补性又很强,尤其是工业4.0,我认为德国的工业4.0,生命科学,二元制教育体系,包括隐形冠军这都是德国的强项和中国互补性都是非常强的。

  所以说我们那么如何能更好的借力这个德国我当时就在海德堡,我觉得海德堡是世界科学胜地,我的梦想就是在这个生命科学打造中国的离岸科技方舟,德国诞生48位诺贝尔奖,54位从海德堡出来的,所以不止是浪漫,也是一个科技之城,所以海德堡周边尤其是我画的一个工艺带,基本上120公里之间一圈大概有众多的500强的企业,有数百家的隐形冠军,有众多的科研研究院、高等院校,可以说是世界上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十九大提出来我们需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所以中国要包船出海,大规模走出去,这样才能向世界借力,中国走出去需要强大的桥头堡的。所以我们要办一个与国际合作的平台,于是就顺应这个大势所趋,和市场的呼吁,在德国打造中德科技园,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强大的桥头堡。现在据我了解,也是中国第一个欧洲的海外离岸的基地,所以我坚信三五年后,希望能成为中国离岸的这个科技方舟。

  大家出去呢,我们可以帮大家打造5个方面的服务中心,比如说企业走出去,要打造企业的离岸研发中心,开发区刻意打造离岸双创中心,政府可以打造离岸服务中心,甚至三会都可以出去打造协同中心,大学刻意打造教育中心,所以中德科技园是以立体化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商会开发,提供一站式的全程无忧的有效服务,我们从人才招聘,管理运营、招商引资,尤其是企业资源的对接,项目的对接,对各类资源的对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因为大部分企业走出去还是有很多心理障碍的。

  所以这也特别感谢中发展,我看赵总也来了,给我们提了很多的启示,所以我们说要打造一个中德商务资源的共享平台,所有企业可以到我那去,我可以把我积累的资源与大家分享,希望中国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德国里面去。

  刚才我说离岸中心,其实就是一种换道超车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我们为什么需要大规模走出去买脑袋,因为很多最优秀的人,你让他到中国来生活,有家庭的问题,朋友问题,方方面面,在不同的环境是有不同的灵感的,也许在那边有很多的灵感,一到很热闹的地方,也许就丢失了灵感,所以呢,其实有的问题,不一定要在你眼皮下能实现,可以通过离岸方,离岸中心的方式,可以向全球借力。

  5月7号,在我们中德科技园我们办了两场活动,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中发展集团,赵总亲自率领在欧洲成立创新中心,当天我们也请来沈阳市长,也采纳了这个离岸中心的思路,所以在那边也成立了沈阳的这个离岸科技创新中心,中国有一句俗话,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呢,是因为要跨出国门,走出德国,亲临德国海德堡,所以有的领导考察完他会信心倍增,现在很多的都提出来,希望和我们深度合作,不但是在德国,也希望在中国,所以我们最近启动了中德科技园,我希望形成内外的互动,像潘教授说的,希望能量产纠缠,所以我认为各家开发区、大学、高新区企业,都应该大胆的走出去,中国从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机会现在都是非常难得的,我当时也是根据这个制定了我们中德的双螺旋战略,希望在两个国家,也就是两类的不同的科技园,然后专注于智能制造业,尤其我们重点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业,还有德国的文明,也就是二元制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世界的文明,所以这样出去可以全面的合作,因为中国现在面临很大的挑战,其实是招商引资,以前呢谁来我们哪家都接,现在是中国人有选择性的,我们如果要打造比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那我们要选一些最优秀的企业,好的企业未来是不足以的,必须选择最好的企业,否则你可能只是一个过路人,因为我们迈入数字经济,很多行业一夜之间就被颠覆了,就会像互联网行业一样,有的时候只有第一,就没有第二,所以一切都在变化,人人都在创造变化。

  因此呢,速度和精准的选择,是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如果我们不走出去,不常设机构,就不可能及时掌握新的动态,国际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尤其国外很多的这个隐形冠军,世界有5200家,47.6%,是来自于德国,这些家族企业很保守,就像一个大美女一样,非常害羞,她普遍不会主动找上门的,因此我们想成功我们就要主动走出去,经常和这些美女、帅哥们多接触,接触了,互相就了解了,有了了解才有可能建立起信任,然后在信任的基础上,你就可以产生高效的合作。

  所以习主席说的我们要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所以要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高效。

  所以就需要在对方门口设离岸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不止是引质引资,这样也可以在那里进行创新,进行跨国协同,为企业的发展出力,为国家大大的加油。

  最后我引用中国最伟大的两个人,因为我是国外经济学学完之后,在北大学了古代史,对外宾来说,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所以我希望祝各位国际友人能喜欢中国,能与中国做事,与中国发财,然后实现合作共赢,对有作为的中国人,我就借用我当时找的孙中山,在1911年写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虽然我们中国发展很好很快,我们如果懂得居安思危,必能顺势而为,走向成功,最后祝贺中德合作万岁,谢谢大家!

关键词阅读:离岸中心 中国 弯道超车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