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摘要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需要,从金融业本身来讲,通过适度引入高水平的竞争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助于提升金融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我们不难看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需要,从金融业本身来讲,通过适度引入高水平的竞争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助于提升金融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自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我国宣布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速迈进。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表示,正在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近期将推出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等一系列实质性举措。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无疑是最好的纪念。在各项对外开放中,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无疑是力度最大的领域之一,步伐远超过外界预期。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有金融的存在,能够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能够有效地弥补实体经济的缺陷,为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所以,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之一。但由于由于我国现代金融业起步较晚,各项监管还不够完全,所以在开放的过程中,还处于较为谨慎的态度。

  事实上,从金融业来看,各个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都对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持谨慎态度,都晚于贸易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的不断完善,我们一直在尝试着从之前的多项限制中取得突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也是越大越开的。

  近日,瑞士银行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申请控股证券公司的外资机构。这也成为我国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稍早前,证监会发布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

  4月27,银保监会官消息,银保监会公布了四项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措施。包括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设置限制;鼓励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境外专业投资者;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

  这些措施可以说是极大地调动了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如果投资比例大于51%,在同股同权的情况下,该投资者将获得所投资公司的绝对话语权,这必将促进外国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事实上,在金融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要比我们先进得多。他们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资产组合配置等等,值得我国金融业借鉴学习,所以通过放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让外国金融机构加快进入中国市场,能够让外国先进的金融管理理念与中国金融理念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然,短期来看,这一政策会对国内的金融机构以及银行,券商等等造成一些挤占和利空。但长期来看,随着外国资金的进入,能够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活力。大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偏好长期投资,例如国内优质蓝筹股等等,这都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不应该是闭门造车的发展,可能对外开放会引入更多外国的竞争者,但是只有竞争,才能让我国的金融改革的目标早日实现。外国资金的进入,不仅能够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提供资金,也能够敦促国内银行,券商加快改革力度,提高金融管理水平。

  有研究表明,一国的金融机构的发展往往与金融市场规模,资本的流动性成正比例关系。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除了倒逼我国金融机构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以外,最直接的一面就是能有效扩大我国的金融市场规模,提升金融业资本的流动性,能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改善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状况,优化资产管理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效率。

  我们不难看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需要,从金融业本身来讲,通过适度引入高水平的竞争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助于提升金融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因此,绝不能简单的理解成金融业对外开放式一个被动的过程,在注重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阅读:金融业 开放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