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市场和国债利率的角度 未来央行还会多次降准

摘要
自央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之后,银行间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和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都有所缓和。

  自央行决定从2018年4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之后,银行间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和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都有所缓和。虽然降准1个百分点大概解冻出1.2万亿的基础货币,但事实上其中有8000亿是用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剩下的4000亿用以支持小中企业。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本来4000亿支持流入小中企业,对整个中国实体行业来说杯水车薪,但这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无论我们看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还是质押式回购利率都开始拐点向下,意味着市场开始预期未来中国央行还会继续采用降准,证据就是机构纷纷购买国债以期未来央行降准;除此之外,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R001)在424号时(也就是降准实施前一天)一度高达4.05%,意味着银行间大量拆借以购买国债,最终一度推升了银行间市场的隔夜回购利率。从这些反应上来讲,市场对后市债券市场极度乐观,侧面上也反映了市场认为未来央行实施多次降准可期。

  进一步来讲,市场的反应并不是在这次降准,而是未来会有更多的降准以替代MLF等再贷款的操作。因为目前一年期MLF的利率已经抬高到3.3%,在监管收紧的大背景下,MLF这种高企的基础货币利率+一年内短期限的时间周期会让银行更难借贷。另外,再贷款的操作需要大量的合格抵押品,这就造成缺少抵押品的中小银行难以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因此,央行在去影子银行杠杆的同时(加息+缩表),用降准的总量方式去置换滴灌式的再贷款,是一种适宜的对冲手段。

  在降准置换出8000亿MLF之后,截止到目前中期借贷便利工具余额(MLF)大致在4万亿的规模,理论上来说,未来随着影子银行规模再度缩小,贸易战和中美利差缩小所带来的外储下滑,央行依旧有继续降准用来替代MLF的诉求。如果每一次降准1%,解冻1万亿左右的基础货币,依照现有的MLF4万亿的规模,央行依旧存在4次降准的空间。但我认为央行目前不会放弃拥有调节结构性优势的再贷款操作工具,因此不会用降准的方式去完全替代MLF。但考虑到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外储仍有下滑的风险,不排除年内央行再度会有1~2次的降准机会。而这样的市场预期也导致了对资金敏感的中小创板块近期表现相对比蓝筹强势的解释之一。

  

  

关键词阅读:货币市场 国债利率 降准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