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鑫:中美贸易战谈崩 三星成了一匹逆风飞翔的猪

摘要
上周四,正值我国青年节之际,美国代表团携中美经贸矛盾问题,访问中国。据悉,这支由美国财长带队,引领美国经济贸易高官(美国财长姆努钦、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贸易顾问纳瓦罗和国际经济事务顾问埃森斯塔特)悉数访华的队伍,旨在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上周四(5月3日),正值我国青年节之际,美国代表团携中美经贸矛盾问题,访问中国。据悉,这支由美国财长带队,引领美国经济贸易高官(美国财长姆努钦、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贸易顾问纳瓦罗和国际经济事务顾问埃森斯塔特)悉数访华的队伍,旨在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在谈判会议召开之前,我国闻美访华消息做出回应——中方已收到美方希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对此,中方表示欢迎。

  在广大市场分析人士眼中,中美谈判对于全世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请。美国代表团不仅为风声鹤唳的中美贸易战,带来了一丝曙光,还暗示着中美贸易战的或将以此结束。然而,预料之中的事情,总是能让人意想不到。

  据悉,在经过两日的访华日程后,美国代表团于5月4日正式由北京乘机返回美国。谈判结束后,市场收到的消息少得可怜,以至于尚未有媒体对贸易战谈判具体结果做出报道,只有少部分相关新闻流露在大众面前。

  从最近几期的央视财经的报导来看,美国代表团并不是无的放矢,仅因“贸易制裁”一个话题,倾巢出动。报导显示,中美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谈判结束后,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通过分析,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所谓的小问题,反倒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存在这个问题,才导致首次中美贸易战谈判破裂,美国经贸高官匆匆回国。然而这个问题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既然是问题为什么得不到良好的解决?这其中夹带的种种问题,就给市场留下了一个极大的疑问。

  仔细想想,这个问题的题目已经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暴露无遗,无非就是在中美贸易中,双方低端和高端领域的商品销售额的不对等。当然,这也是各国交易必然存在的痛点,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同的。商人与客人之间的买卖,都会具有买家选择和讨价的主动权,商家则会具有买卖获利,商品定价的销售权。在这里,国际贸易可以被解读为,买卖是公平的,你情我愿。但在交易中,商品因买卖双方的价值取向不同,商品的价值不一定满足买卖双方的心理价位,并且商品的价值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所以很多时候交易这件事,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公平。举个例子,禽流感时期,养猪场老板会迫切的出售场内的生猪。亦然,还有一种情况养猪户也会急着将手中养殖的猪迅速出手,那便是年关将至。看起来贩猪的营生很适合商人,实则不然,因出手时期不同,价格自然不同,自然就会有一方注定要受伤。何况,这是以国家形式存在的商人之间的交易。

  在与各国贸易战的博弈之中,美国希望依靠高端科技的“炸弹”优势,将手中持有的过多的农产品小牌给偷掉,并且打着高端科技涉及侵犯美国人权隐私等借口,杜绝高端科技入驻美国本地。从彭博社报导来看,美国代表团向中方提交一份详细的要求清单,在文件中向中国提出的一长串要求,美国希望中方将关税降至与美国征税水平持平的地步,并要求中方在2020年底,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2000亿美元,还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对高科技产业进行补贴等等。美国的态度言简意赅,我虽有一手烂牌,仍不妨碍我拥有炸弹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这个地主我会一直坐下去。难道事情的后续发展,果真如美国这般意愿?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面问题的答案肯定是不好回答,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美国这个庄家是坐不安稳的。随着大国崛起(注:这是一手好牌),美国手中仅剩作为大国的先手权和王炸的控局权。这个时候,美国就希望,其他的玩家相互争斗,各压对方一头,打赌气牌,然后继续偷鸡(投机)。换句话说,无论闲家是内斗,亦或是向庄家低头,对美国本身是有益无害的。又是这个时候,有这样一匹瘦骨嶙峋的猪跑出来了,拱翻了赌桌,中止了这场赌博交易,最终死掉了。

  一匹正在死亡且瘦骨嶙嶙的猪,正如美国国内部分企业结构,而美国却想把这匹猪在禽流感时期(全球大紧缩时期),以年关将至的价格出售掉,哄抬市场价格。不仅如此,美国还会要求猪饲料降低价格,以便养更多的猪,然后等待真正过年的事情,在原油的基础报价上,加价不加量,再捞一笔。过了一段时间,闲家也养猪了,对猪肉价格和饲料价格知根知底,当他看到了死去的猪,再看看双方手中的筹码,想了一下,还是自己家的猪好,自己的钱多,突然决定不买庄家的猪了,也不和庄家打牌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庄家坐不住了,美国代表团专程访问中国,首次上门销售。所以大家也就不用好奇,为什么姆努钦会向中国抛出“橄榄枝”。

  在一定程度上,中美双方不再是单纯的斗地主了,而是两位商人,或许更像是轮流坐庄的牛牛。从贸易战到现在,自始自终,中美双方都处于贸易战前期的试探期。拥有先手权的美国在出手后,耐心地观察中国反应,等待下一阶段的行动。中方则是软硬兼施,一边努力克制愤怒的情绪,一边祸水东引,以美国之矛,攻美国之盾。显而易见,与其被动接受美国提出的各项不平等的政策,不如指出其政策中的不合理性。中美贸易战的矛盾问题,在双方都不能接受的情况下,要么各退一步,要么两败俱伤。可惜的是,自尊心爆棚的白宫政府,直至今日都不愿意承认轮流坐庄的格局变化,还依然把世界各国当成一匹小猪。

  且不说美国是否把诸国当成一只小猪,但美国这匹豪猪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既然都是“猪”,势必也会有猪会慢慢长大的。也许,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成功的扮演了一匹抢槽的肥猪。这里的假设,有一点牵强,但有句话是话糙理不糙。当有猪竞食的时候,这意味着凭借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而赢得诸多荣誉的二猪头,开始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当二猪头宣布其将要选择一个好的槽位的时候,豪猪始终会担心地位不保,于是就会趁机发难。

  在中美博弈当中,中方抓着出口制造业和进口农产品等低端产业,美国则是紧掐着高端领域的优势。不管怎么说,美国总归是技高一筹。庆幸的是,有着五千年历史底蕴的中方,能够良好运用田忌赛马这一计谋,避开美国高端领域的锋芒。可惜的是,高端领域始终是国家大计,还是要发展的。这个时候,一个叫中兴的企业站了出来,然后被打倒了。随着中兴被打倒,有一个叫三星的企业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三星的胜利仿佛向大家宣告:高端芯片领域我赢了,我们的差距依然很大。也就是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大家的心,让人开始重视高端科技的重要性,开始规划“中国芯”。发展我们科技,就越不过,逃不开,关注三星的发家史。

  2017年,三星结束了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长达25年的霸主地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与此同时,三星还取代了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更厉害的是,三星还控制了手机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CPU存储器、液晶面板。而在存储器和液晶面板领域中,三星也都是世界第一。三星最强的领域,恰恰是我国最弱的,这也涉及到我国每年进口最多的芯片半导体。每年我国在芯片领域进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这2000多亿美元,几乎被三星垄断。然而,30年前的三星,只是日本的小弟,属于业内的廉价地摊货。再往后点,20年前的三星依然被美日企业欺负的半死不活。那么三星如何成为全球半导体之王的呢?这里面就要涉及到囚徒理论和智猪博弈。

  起初,三星集团并不是搞科技的,而是食品加工一类的企业,只是这个企业在1969年开始转型,成立了三星电子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原本的业务是生产黑白电视机。正应了那句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爆发了半导体技术革命,全球店子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三星也就是从此敏锐的嗅到了半导体这个高科技所具有的发展商机。尽管三星创始人李秉喆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日本三洋公司,但就是靠着这个契机三星壮大了起来。三星绝对想不到时至今日,三星的成就还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那个时候,全球半导体技术还依然掌握在美日手中。对于这个新兴的高科技行业,资金和技术上都没有优势的三星,想要介入进来是非常困难的。当时,整个三星的领导层,都在反对李秉喆率领三星进军半导体行业。当李秉喆决心放弃的时候,他那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小儿子李健熙表示支持父亲的观念。他儿子的理由很简单,要想成为行业龙头,就必须发展附加值高的尖端产业。然后在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声当中,李秉喆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三星的半导体创业历程。两李率先盯上了大多数电子产品必需的内存。为了获得成功,李氏父子先后50多次前往硅谷,引进技术和人才,再割肉所属其他部门,向半导体产业投入巨资。但开发半导体的难度远超三星人的想象,三星开始了长达多年的亏损。

  到了1983年,三星迎来了转机,终于建成了第一座属于三星的半导体工厂,开始挑战世界上其他的半导体公司。与很多创业故事相仿的是,李氏父子低估了内存行业的挑战,由于内存的价格周期性特别强,价格大涨大跌,在内存下跌的时候,三星公司叫苦连天。好不容易熬过行业寒冬的三星公司,再一次遇到了业内龙头的英特尔公司,彼时的英特尔,仅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占领了全球80%的市场。随后,日本企业再一次崛起,打败了英特尔。当三星还在阴霾期的时候,美日正在轮替上位。作为一无所有的后来者,三星只能苟且偷生,忍辱负重,从人才到技术,一步一步学,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在创业初期,三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就是有了风雨的敲打,李氏父子越挫越勇,屡败屡战,最终成功。那么在此期间,三星究竟经历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

  1983年,三星开发64K随机存储器的时候,技术落后日本5年。

  1984年,三星正式推出64K随机存储器的时候,内存行业开始暴跌,三星每片内存生产价格1.3美元,市场价格正由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

  1986年底,三星已经累计亏损3亿美元。

  1987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去世。

  不过,随着最困难时刻一起来的,还有转机。因为市场不景气,昔日大佬英特尔被迫离场,安心做起了他的CPU,其他的日本厂商也纷纷缩小生产规模,一时间,整个行业内仅有实力最弱的三星还在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还发明了请日本技术师利用周末搭机飞到韩国,传授技术的新工作模式。总之,三星用尽了各种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是同年,美国向日本半导体企业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日本被迫接受了出口限制协议。受此影响,内存市场立即回暖,连续亏损十年的三星,不但实现了盈利,还在技术上领先了日本。

  到了1992年,三星推出了64M随机存储器,并且在当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随机存储器制造商。

  1994年,三星又第一个推出了256M随机存储器。

  1995年-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三星深陷债务危机,仍是保留液晶面板项目,还将加注几十亿美元的砝码至3代线。

  1997年,三星正式推出行业3.5代流水线。

  1998年,三星超越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企业。

  三星半导体的崛起不仅强大了自己,还带动了整个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后来,三星联手同期半导体世界三强韩国的SK海力士集团,跟日本打起了国际半导体的争夺战。在韩国厂商的打击下,日本人再也没能找回昔日的地位。

  21世纪初期,又一轮降价周期来临,三星再一次如法炮制,用独有的逆势投资将日本人彻底赶出了半导体行业。

  2001年后,三星推出世界首个40英寸TFT-LCD液晶电视,颠覆人们的想象。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存储器价格暴跌,从2.25美元跌到了0.31美元,三星电子决定将2007年的利润,全部用来扩大产能。

  不得不说,三星完美的筹划了一场囚徒心理博弈。借着各大厂商不会选择相互合作,更倾向于各自占山为王,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在存储器价格跌破原材料成本,全球厂家哀鸿遍野的时候,试探对手的防备心,让其他厂家吃到最大的苦头。(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囚徒困境悖论)所以,我们看到了最先倒下的是德国半导体巨头奇梦达,紧接着是日本半导体标杆企业尔必达,直到2017年,日本最后一个半导体巨头东芝闪存业务,也被美国公司收购。以至如今三星带动其他韩国半导体企业接管了整个内存市场。直到现在,世界上半导体行业,仅剩韩国三星、海力士、日本美光三个玩家。而整体半导体行业,韩国这两家公司占额超75%。不仅如此,同样的手段,三星还在液晶面板领域如法炮制,带领其他韩国企业打成了世界龙头。

  从三星电子从零到有,再从有到闻名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三星敢于用十几年的亏损豪赌的存储器行业,这个行业处于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大多数电子产品所必须的零部件,产品的定位决定了市场的需求和商品定位。哪怕是整个行业有所起伏,但在任何时期都需要这种产品,无非是需求量的多少和产品价格的高低,而三星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抓住了并占领了这个市场,无异于为三星的未来,铺好了道路。所以从一开始,三星在半导体产业的策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忍受长达十数年的亏损,也要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迟疑、犹豫、胆怯和瞻前顾后。在这几十年当中,三星一定遇到数不清的困难和其他行业的投资机遇、发财机会。但是三星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执着却从未因此动摇过。可以说,三星能够成为半导体的霸主,首先就得益于两李的战略眼光。当然,李氏父子作为企业家,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也是值得赞扬的。他们的成功也能被归根于对三星企业的绝对控制力。李氏家族始终牢牢控制着集团的决策权,他们的坚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在公司层面得到坚决的贯彻。除了企业的努力之外,韩国政府和整个韩国民众的支持,不可或缺。韩国政策从整个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就能真正着眼于培育发展有国家长远竞争力的产业。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三星在企业竞争中所运用到的另一种策略: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如何理解博弈论,如何运用博弈论原理指导企业有效管理,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三星在半导体行业最开始就是一匹小猪,这匹小猪在困难的时期,选择了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等着搭上大企业研发的顺风车。当然,三星媳妇熬成婆的时候,其又以大猪的姿态,选择扩大产能、产业升级、开拓市场,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星投资内存,连续亏损13年;投资液晶面板,连续亏损7年。这种机会主义的逆势投资看似风险十足,实际上却是通过故意扩大亏损,降低行业的竞争力度,趁这段时间将其他玩家斩于马下,为未来的壮大打好根基。

  在高端领域存在瓶颈这一点上,不仅是三星,我们中国企业也一样。曾经的中国电子产业严重缺乏面板,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视,都必须严重依赖进口面板。好的是,这种状况,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为我们有了京东方和中兴等高端领域试水者。不仅在多数领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已经慢慢的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比如说,当初的京东方在持续的投入期,经历了多年的严重亏损,那个时候作为上市公司的京东方,不断融资,但是却极少分红,被股民称之为铁公鸡。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京东方也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投入,终于攻克难关,从原本的亏损到数钱数到手抽筋。这种转变说起来容易,可是又有几个企业做到了呢?现在的中兴就像原来的三星,多次被打败,不过我真切的希望在核心领域上,中国能诞生更多像三星那样,具有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

关键词阅读:贸易战 三星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