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顺势而为 应对美元再度转强

  这是一次超短期的反弹,还是又一轮结构性升值的开端。

  近期美元的持续升值,全球市场为之瞩目,并且已经对阿根廷等新兴市场货币造成严重冲击—5月3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一度下跌7.8%,创下2015年12月份该国实现汇率自由浮动以来最大跌幅。与阿根廷等新兴市场货币汇率的失控相比,人民币兑美元的跌幅至少是可控的—从4月17日—5月7日,在13个交易日内,虽然人民币兑美元2涨11跌,但是,整体跌幅并不离谱(跌幅不超过1.3%)。

  这一波美元的急速升值态势,其实并不出人意外,伴随着近期外部风险因素的消散,我们可以通过“通胀→加息→市场利率上行→境内资本回流+境外资本流入→汇率上升”的动力链条进行推导。

  3月份美国的核心物价指数(1.9%)显示,已经接近2%的目标管理区间,而这本身就预示着美元加息节奏的加快—通过美联储相关人士的表述,我们可以初步预测,在今年3月加息一次之后,6月、9月和12月或将成为今年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加息的时间窗口。

  美元的持续加息以及仍将持续加息的预期,必然会推动美国市场利率的相应上升—4月下旬,美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突破3%的心理关口,为2014年以来首次升破3%。

  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强势上升,是市场化利率上升的明确标志。而美债收益率的明确“破3”,本身就表明美元境外套利空间的严重收窄,这对过去若干年依赖美元境外套利的华尔街而言,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以往,在低利率的美元时代,华尔街可以用1%—2%的资金成本拆借美元,然后,投入到资产回报率6%甚至10%以上的新兴市场国家去,从而获得巨额的利差空间。

  但是,在美债收益率明确“破3%”、且预期市场利率还要进一步上升之当下,美元的境内外套利必然遭阻,故而,必然导致美元境内资本的回流以及境外资本的流入。而在这直观的双重因素之下,必然又会明确推动美元的升值。

  也许,在经历过去两年半美元的“倒V”走势之后,许多人会认为当下美元的急速升值,将再次无法持久。是的,在2015年下半年-2016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升值14%之后,随后的一年,美元兑人民币又贬值了10%,这对于人民币而言,走出了有惊无险的“倒V”走势。可是,这一次美元的急速升值,会再次走出“倒V”走势吗?其时间周期仍是两年半一次轮回吗?不会!起码时间周期要长达5—6年之久!

  其一,在经过2015—2017年的金融去杠杆之后,尽管我国仍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整体将不会过紧,这从去年下半年高达数万亿元的棚户区改造,以及今年4月25日启动的1.3万亿规模的定向降准即可窥之一二。故而可以预测,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期之时,未来5—6年,虽然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不会再有,但是,一反过去两年的相对紧缩、保持中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成为常态;其二,中美贸易摩擦短期难以完全化解,对于中美贸易大幅顺差的我国而言,出口贸易中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如何缓解我国出口贸易所遭受的冲击,方法虽然有许多,但是,最为直接、也最为管用的无疑是,保持人民币兑美元适度可控的贬值走势,如此,既可缓解美国加税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压力,“适度可控的贬值”又可避免境内资金的大规模流出套利。

  当下美元的再度转强,并不可怕,也没有必要强势对攻,也许我们当下需要做的,仅仅是顺势而为。

  (作者系财经专栏作家)

关键词阅读:债收益率 境外资本流入 美元兑 加息 走势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