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目前稳定联系汇率类似98年 但不至于发生危机

摘要
在货币局制度下,因没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调节,实体和金融市场上的,所有的问题都会累积到联系汇率上。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是跟1998年跟2008年都有点相像,但诱因又不完全一样。

  【本期导读】今年3月以来,港元对美元持续走弱,港币创35年新低,逼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刷新1983年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新高。2017年以来,港元持续走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的情况与1998年、2008又有什么不同?是否已进入危机模式?是否有资金大量流出香港?稳定联系汇率可能对香港楼市带来哪些影响?对股市带来哪些影响?香港金管局是否应转向盯住一篮子货币?《金融街会客厅》特别邀请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为大家权威解读。

  【本期嘉宾】曹远征,是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曹远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

  第二节 曹远征:在货币局制度下,香港金融市场所有的问题都会累积到联系汇率上。从这个意义上,目前香港金管局稳定联系汇率的做法似乎跟1998年类似,但不至于发生危机

  金融界:今年3月以来,港元对美元持续走弱,港币创35年新低,逼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刷新1983年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新高。2017年以来,港元持续走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美国税改、中美贸易摩擦有关吗?

  曹远征:不能说跟它没有关系,因为美国的经济形势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会影响美元指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联系汇率。但似乎也不是一个很直接的关系。因为与美元的联系汇率还会受制于港币内在的购买力的影响,还受其他货币的利率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港币兑美元的联系汇率。因此,目前的联系汇率波动既有内在因素,但也有其他因素,需要综合考量。

  金融界:港元持续下行,市场担忧类似1998年的“危机再现”,目前的情况与1998年有何区别?与2008-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又有什么不同?是否已进入危机模式?

  曹远征:刚刚谈到,在货币局制度下,因没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调节,实体和金融市场上的,所有的问题都会累积到联系汇率上。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是跟1998年跟2008年都有点相像,但诱因又不完全一样。

  1998年的时候是“三高一低”,香港是高房价、高均价、高工资,以及低利率。也就是说香港通货膨胀率这么高,港币的购买力是在下降之中,那么还能不能与美元形成一个固定的联系汇率,这是当时国际市场中所关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不能维持。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市场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金融炒家发现可以用多种金融工具对冲的办法来套利。用他们的话来讲是让香港联系汇率“真实化”,即打断港币与美元固定的联系汇率。其典型操作是在资本市场,主要是股市与汇市进行对冲操作,基本原理是,当借入港币买入股票,在股价升高的同时,港币利率也会升高,而利率和汇率是平价关系。港币利率升高意味着港币变贵,联系汇率向“强方兑换保证”倾斜。相反,当抛出股票归还银行港币贷款时,股价下跌的同时利率下跌,联系汇率就会向“弱方兑换保证”倾斜。由此形成以港币利率,尤其隔夜利率为支点,以股市和汇市两端晃动的“跷跷板”效应。来回晃动“跷跷板”,或使股市大幅震荡,或使联系汇率不能维持。炒家如果将资金做一个对冲配置,在这一晃动中,或在股市赢利,或在汇市赢利,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杠杆效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炒家是以这种方式晃动联系汇率达一年之久。只是到1998年8月28日,以香港政府直接介入股市,不停歇地买入抛盘,成功地将恒生指数拉高,从而顶住“跷跷板”一端,使其不再晃动,国际炒家对冲配置的改革效应因此失灵,铩羽而归,从而成功地捍卫了联系汇率。

  2008年的情况大致与1998年相似。但是,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国际炒家资金筹措来源减少,另一方面,也是忌惮于香港对付国际炒家的经验。使香港的联系汇率并未收到太大的冲击。就现在的情况,现在的香港已不是1998年的香港,不仅香港积累了对付国际炒家的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来,与大陆包括经济在内的各方面联系日益紧密,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挑战,对此不必有过多的担心。

  金融界:您认为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到哪一种程度?会不会已经进入了这种危机模式?

  曹远征:如果硬要说目前的状态是一种危机模式的话,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常态。刚才提到,在货币局制度下,没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先调节,意味着实体和金融市场上所有的变化都会累计到联系汇率上。换言之,由于是自由港,也由此没有预先的任何政策屏障,市场上所有的问题一冲就冲到联系汇率上了,而利率和汇率是平价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观察效果的情况利率比汇率更重要。

  金融界:如何看香港利率正常化的过程?

  曹远征:香港是自由港,资金自由进出入。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货币供应的多寡从而利率是受制于资金流出入的。当资金流出,利率就上升,反之,就会下降。这也是货币局制度的一个特点,与特区政府没有关系。我们注意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资金涌入香港,使香港的利率水平一直处于低位。2017年后,随着世界经济,尤其美国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开启,美元开始加息,相形之下,香港市场利率水平并未同步大幅上升。换言之,香港市场资金面仍较宽松。由于利率和汇率是平价关系,这会使联系汇率弱方倾斜。但是也应看到,这仅仅是一个滞后,一方面,随着香港与美元息口变窄,资金会外流,另一方面,因为美元加息后,香港的拆入资金都会变贵,于是香港商业银行自然也会适应美元加息而加息。在这一自然过程中,如果没有重大意外,例如国际炒家恶意炒作,联系汇率会在利率的作用下向强方倾斜。对此,市场还是有信心的。

  更多详见访谈实录。

《金融街会客厅》首席说260期曹远征:尽管香港联系汇率有波动 但还不到危机模式 

关键词阅读:联系汇率 危机 1998年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