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太领:“区块链”的制度理想与社会情怀

摘要
“区块链”被当成“币”,这是它向现实的妥协,但却不是它的初心,身为一项技术,它却充满了重塑社会制度的理想和情怀。

  作者: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 侯太领

  “区块链”被当成“币”,这是它向现实的妥协,但却不是它的初心,身为一项技术,它却充满了重塑社会制度的理想和情怀。

  一、不能搞无政府主义,但可以不要银行

  现代社会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化”,企业是生产的中心,银行是资金融通的中心,政府是权力的中心等,这些中心根据职能不同,对权力、信息、货币、商业交易等几乎一切社会资源进行集中和分散。“中心化”作为一种机制,好处多多,可以提高效率、集合资源、迅速建立起秩序等。所以,每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中都会写上建成某种“中心”这么一条。

  但是,“中心化”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心化意味着你的选择路径只能通向“中心”,“中心”控制着资源财富,因而也就控制了你的行为,甚至你的思想。一切不平等、不公平和不透明,皆可归因于此。所以,总会有人试图发明一些方案致力于“去中心化”,让人与人直接互联,自发而且平等地工作生活。“区块链”正是这样的技术方案。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问世,中本聪在创立之初可能也预见不了它能带来多大影响,但随着“比特币”风靡于世,它那一套“去中心化”的逻辑也越来越受推崇。按照“区块链”的机制,不需要中心,没有集中的数据库,而只有“点”与“点”之间平等而一致的互联,这些“点”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P2P方式,不用通过某个中心来统筹和转递。或者也可以把每一个全数据“节点”理解成都是中心,因为每个点都分布式记账,都储存了全部交易信息,因而“点”与“点”之间的直联完全可以实现,并且是平等、对等。

  “点”与“点”的直联,也即人与人的直联,没有中心,也不需要中心的存在。按照这套逻辑,基于生产经营的直联可以消灭企业;基于货币的直接可以消灭银行;基于政治的直接?那是无政府主义,这个不可以。

  二、多数人达成的“共识”最可信

  历来,“信任”都是个大问题,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司法、银行、公证,甚至全部政府机构,主要功能就是确保社会成员守信和相互信任,但现实始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比上述这些都更可靠,因为它建立在多数人合力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

  典型的“区块链”采用在公共账本上进行分布式记账的方案,每一条交易信息都会在全社区公布,各个“点”(或称人)按照预定的规则,通过比拼算力或权重统计,竞争记账,获得多数人认可的记账结果就是最终的结论,所有人都得服从这个结论。在结论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充分透明,参与者的机会完全均等。在这样的机制下,当坏人的成本极其巨大,得逞的概率却极低,从而足以让每个人都变成守法守信之楷模。

  诚信的建立既依赖当下的结论能否保持客观准确,也取决于历史记载的可信程度有多大。区块链上记录信息的各个区块借助加密函数前后为继、串接成链,所存储的交易记录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确保信息无法更改,且可以无限追溯,随时备查。后来人想要篡改历史,隐瞒真相,根本无机可乘。

  这种信任不依赖于某个权威,而是建立在“共识”之上,一种由所有参与者在完全平等和信息充分透明的基础之上达成的共识,并且由所有人共同维护和传承已经形成的“共识”,是真正“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由此得以确立!

  三、有情怀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制度

  区块链是一项有情怀的技术。互联网技术在诞生之初,只考虑数字,而没有情怀,虽然超越了国界,但却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联结,是终端和主机的联结,是信息的传递和网页的展示。人和人之间最多能发个邮件,没法儿直接互动。后来,聊天网站、Facebook、微信等社交软件发现了这个软肋,所以都很快取得了成功。

  但技术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越直面人性的技术,痛点就越少,也就是好技术。“区块链”顺应了这个逻辑,“区块链”的联结点是人,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不对称加密、共识等机制,着眼点都是人,支持或约束人的选择,体现和执行人的意志,充满着伦理和情怀。

  正因如此,“区块链”被认为是关于生产关系的方案,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一项伟大的技术都能促进生产关系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制度发生变革,这就是技术的情怀。

  “区块链”的出现本身也是制度反思的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的启示之一就是: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无论多么庞大都是不可靠的,当其轰然倒塌之时,受损的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危机引发全社会对中心化机制的反思,以及对掌握着中心机构的精英群体的质疑。然后,“区块链”很快就横空出世了。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创造技术。

  四、区块链最大的卖点其实是它内在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种制度机制,首要的功能显然应当是“激励”,其次才是约束,激励是社会进步真正的动力。比如产权、按劳分配方式等,都是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为社会创造财富;又如发多少工资、怎么晋升也都是为了激励你努力工作。“区块链”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果应用于商业场景还好办,商业目的本身就够激励了;但区块链的目标是服务大众、归于大众,这就必须加入激励机制,否则,谁还会对一条“公链”感兴趣呢?

  中本聪最早设计的“区块链”是试验之作,本身并无商业价值,为了引起关注,聚拢人气,同时激励大家不断通过“挖矿”来创建新的区块,共同维护链条的延展存续,他需要给予为此而做出努力的人以“报酬”。所以,在每一次“挖矿”成功之后,新的区块形成,而公认胜出的“挖矿”者则获得token,并被记入公共账本。这个“token”原本只是个证明,证明你挖矿成功了,有权执行某些操作,不发出这个“证明”也不影响“区块链”的存续。但中本聪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发出了“token”,还把它命名为“比特币”。

  币就是钱,这种命名暗合了现世的人们关于货币的各种臆想,从而成功地使“区块链”被误认为是一种“造钱”的计算机程序,比特币因此而风靡于世,然后才有了各种虚拟数字货币的轮番炒作。

  无论是哪个角度评判,将“币”设计成“区块链”内在的激励机制,这才是“区块链”作为技术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区块链拥有好的激励机制,但后人把它玩坏了。诸多打着“ICO(初次代币发行)”名头发行的“代币”,多数是非法融资行为,至少也是非法发行证券。这些ICO公司的目的并不在于开发“区块链”,而是为了忽悠圈钱,相当于擅自发行虚假的股票,被许多国家明令禁止也势所必然。只有象以太币这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少数项目,才真正传承了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和制度情怀。

  五、一条牵挂着全人类的“链”

  理论上言,可以将现实生活中互联网可及的所有事物都装在一个巨大的“区块链”中,从而彻底解决平等、公平、失信、犯罪等一切问题,“区块链”技术似乎也蕴含了这样远大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无异于“乌托邦”,不仅科技水平不支持,建制国家的世界也不允许存在这样的“链”。

  当然,区块链的技术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比特币的TPS只有廖廖几笔,而中心化机制的支付宝每秒可达几十万笔。分布式记账、形成“共识”、分叉、算力攻击,以及巨大的数据储存需求等,都决定了“区块链”的效率极其低下,根本无法满足现实交易的需求。所以,“区块链”虽然号称已经晋阶到了3.0,在金融、供应链、公益事业等许多领域都有着令人向往的预期,但实际落地、形成技术替代的项目尚且没有。

  但所有这些都不影响区块链的制度和情怀,技术从不因人而停滞,人却因技术进步而解放。

  未来,随着技术自身的迭代升级和互联网软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相信“区块链”终将克服所有障碍,而成为最有效、最流行的技术方案,它那些充满情怀的内在机理也必将绽放出灿烂的制度文明之花。

关键词阅读:区块链 制度理想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