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维:IPO要关注财务数据真实性

摘要
上市公司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蒙混过关,就在于退市制度没有确立,加上证券法对于造假上市处罚太轻,对于造假者不能产生震慑力,只要蒙混成功,利益就非常巨大,因此寄望于严刑峻法遏制造假上市冲动无疑是缘木求鱼,与虎谋皮,一点也不现实,必须另辟蹊径才成。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不佳,资本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石就不稳固,既然基石不稳,资本市场走牛基础就不稳固,所以中国股市有一个术语就是牛短熊长,只有上市公司质量好了,资本市场的基石就稳固了,上涨的基础也就扎实了。

  中国股市虽然建立时间不断,已经有了几十年历史,但是因为股市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向企业融资服务,是为了给企业脱困而设立,而不是为了投资者回报服务,所以对于上市公司质量不是特别的看重,几十年以来,股市定位并没有太多改变,依然是为各类企业融资服务,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为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因此股市一直在追逐IPO最大化,尽可能的让更多公司上市,IPO改革无非就是减少行政力量对于发行节奏、融资规模、新股价格的限制,对于上市公司的质量依然不是十分重视,每一次新股改革都伴随着新股发行加速,伴随着很多问题公司成功上市,最典型的就是伪市场化改革三年,为数不少的问题公司通过三高发行来到市场坑害投资者。

  上市公司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蒙混过关,就在于退市制度没有确立,加上证券法对于造假上市处罚太轻,对于造假者不能产生震慑力,只要蒙混成功,利益就非常巨大,因此寄望于严刑峻法遏制造假上市冲动无疑是缘木求鱼,与虎谋皮,一点也不现实,必须另辟蹊径才成。

  去年以来,推动IPO常态化改革化解IPO堰塞湖,虽然IPO以罕见的强度发行,可IPO堰塞湖化解并不十分理想,在于一边高速发行,一边大量公司加入排队队伍,化解IPO堰塞湖需要另辟蹊径,那就是减少进入市场的问题公司,一方面是加大审核力度阻止问题公司上市,另一方面是逼迫问题公司退出排队队伍。

  为此证监会成立了大发审委员制度,并建立终身追责制度,鼓励发审委员投出反对票,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发审委员任职仪式上表示,证监会将强化发审委制度运行监管,切实提升发行审核质量,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刘士余讲话中表示,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IPO过会率降到冰点,零过会率成为震惊市场的爆炸性新闻,2018年目前有32家企业IPO过会,26家被否,过会率为49.23%。这一数字大幅低于2017年79.33%的过会率, 大量公司被否决上市,就在于发审委员重点关注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有媒体统计,上会问答问题主要集中在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股权问题、财务问题、合法合规问题、内部控制问题、独立性问题、客户依赖等问题仍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在部分上市公司的发审会问答中,发审委员还更多关注了财务数据的内部关系,包括毛利率和应收账款等指标对应的财务真实性、会计处理内在联系、客户和经销商关联情况、盈利可持续性、募投项目合理性等。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财务问题、内部控制问题、客户依赖问题都是与财务高度相关的问题。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有的公司为了上市,虚构募投项目,一旦上市成功,要么募投项目朝令夕改,要么募投项目不能产生效应成为拖累,反正募集资金打了水漂,上市公司又怎么做大做强自己,是严重的财务投资失实,又怎么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发审委员在证券法无法遏制造假冲动下,严格关注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是特定时期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举措,在源头上保证了上市公司的纯洁性,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对投资者利益最大也是最有效的保护,值得提倡也值得点赞,市场质疑发审委员严格审查对上市公司不公平 ,是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倒退是有失偏差的,是不负责任的。

  为了进一步化解IPO堰塞湖,证监会多次要求不符合规定的公司退出排队队伍,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正确选择企业,切实发挥“看门人”作用,其中不符合标准的不报,拿不准的也不要报,持续盈利不稳定或者报告期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的,要运行规范一段时间后再申报,已经有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不要存侥幸心理。并规定否决上市三年内不能借壳上市, IPO排队企业还出现了集体撤材料的情况,其中3月30日有38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创下历史纪录。交易所数据显示,2018年终止审查企业共128家,其中上交所47家,深交所81家(中小板22家,创业板59家)在65家上会企业中(不考虑新三板上市企业)。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发审委员关注财务数据真实性和财务质量是资本市场应有之义,抓住了股市改革的牛鼻子,奠定了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中国股市未来走势会比以往更加乐观和健康。

关键词阅读:IPO 财务数据真实性 股市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