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全球数字货币监管与区块链产业应用(下)

摘要
我在2014年,就推出众筹金融的理论,这么多年来一直为众筹,包括众筹和区块链结合“鼓与呼”。所以业内他们就叫我“杨众筹”。我自己也愿意为这样一种新的组织方式、融资方式、共享利益的模式,来推进一些研究。

  编者按

  3月14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做客起风财经,与起风财经创始人罗智勇先生就“全球数字货币监管与区块链产业应用”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访谈交流。

  以下为本次访谈的下半部分。

  以下为访谈实录:

  起风财经 罗智勇:非常感谢杨教授这么详尽的解答,很多非常好的建议。

  对于区块链,其实现在应该说是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至少是已经形成了链圈和币圈,然后可能还有很多的细分。我们注意到了,在国内其实还有一种学术观点,一个非常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就是元道先生(世纪互联董事长陈升)提出的通证学说。很多人把Token翻译为代币,但元道先生认为这么翻译是不正确的,应该把Token定义为通证,什么是通证呢?有三要素,即数字权益证明、加密、可流通。区块链+通证与实体经济、服务相结合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比如杨教授刚才提到的各类积分、卡券、票证、游戏虚拟币等等,都将以通证的形式在区块链上应用和流通,当然,前提一定是对应了真正的有价值的实体经济和服务,就能够形成基于区块链的全新的通证经济。对于元道先生的通证学观点,杨教授您怎么看?

  当然还包括由此延伸出来的,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这种通证经济中,所有人的通证权益,和刚才我们提到的央行可能发行的数字货币,以及和我们当前法币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进行交互和存在。这些方面,希望杨教授能够给我们一些非常专业的观点的解读。

  杨东教授:元道先生的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因为,之前我对这一波的人类社会几百年不遇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科技,我把它叫做“众筹金融”We finance。

  在此基础上,我在2015年10月份的书里,也提出了“众筹社会主义”,提出众筹制可能是人类社会继股份制以后的“第二个伟大的制度发明”。其实众筹当中也有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公益众筹 、P2P(债权众筹)四大类。

  在众筹的这几类模式当中,就可以发现,其实通过众筹的手段和方式,最终体现:参与众筹的人享受的权益,可以是股东权益,也可以是收益权的权益,也可以是产品的权益,也可以是其它公益类的权益。

  所以,“众筹制”,实际上能够打破金融中介,实现了把消费者变成股东,把员工、各类参与方变成利益共享的主体。在一个生态里,通过众筹的模式打破了中间环节,使得每一个项目的参与方都能够平等地享受相应的权益。这样就改变了过去通过股份制,股东、资本家才能够获得暴利的金融垄断的局面,使相关参与方、普通消费者、员工等利益相关方,都能够获得合理权益。

  这样一个机制,具体就通过通证来体现出来。这也跟我的“众筹金融理论”观点相吻合,我非常支持他的观点。

  我在2014年,就推出众筹金融的理论,这么多年来一直为众筹,包括众筹和区块链结合“鼓与呼”。所以业内他们就叫我“杨众筹”。我自己也愿意为这样一种新的组织方式、融资方式、共享利益的模式,来推进一些研究。

  通证和原来传统的众筹唯一的区别,或者是进一步延伸,就是和代币相结合的模式。或者说,打破了传统资本市场交易所,对于二级市场交易的垄断,使得没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直接发行,直接可以交易的模式成为可能。

  这样一种通证,直接进行流通,应该说一发行就具备了货币的一些属性、特征,所以他有更强的生命力。这也是通证拥有的优越的特点。同时也是因为,通过区块链实现众筹模式,把更多的中介打破之后,去中心化的模式所带来的、对参与方的一种福利,新的利益共享机制。

  那么,这样一种通证的发行,跟央行中心化的、权威的机构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之间,应该说并不冲突矛盾。

  普通个体,通过众筹模式发行通证的模式,它更是一种相对去中心的、相对去中介的、高效率的、低成本的一个模式。然后,只要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那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必须有中心化的存在。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和普通市场个体发行的通证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相互的联动、交换。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会存在。

  但是有一点,通过区块链发行的通证,它是全球范围的,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发行和交易。

  那么各个国家、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它在本国范围内使用,当然也会通过未来的各种机制设计,各个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也会竞争。所以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两个维度,在交叉在交织,所以会相对比较复杂一些。

  有一些国家,民众可能不相信他这个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举个例子,比如说北朝鲜、伊朗等一些政权不稳定的国家。那么老百姓可能更愿意去持有像比特币等民间,或者说民间自发去中心、去中介的一些数字货币。所以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也会和民间发行的数字货币形成竞争。这种竞争,应该说也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最终,会诞生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的法定数字货币。

  民间也会产生像比特币,或大家更认可的数字货币。当然经过竞争之后,大部分可能会被淘汰,剩下一些大家认可的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和民间发行的数字货币,都会通过竞争机制来进行一次适度的淘汰。会慢慢地形成这样一个格局。

  起风财经 罗智勇:我们注意到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段言论:区块链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1.0是比特币,2.0是以太坊,3.0是区块链,才开始逐渐应用到包括金融、能源、电子存证、农业、医疗等在内的各个可能的场景,当前还处于3.0的早期阶段。这里有个问题向您请教,从您的观察来看,区块链应用真正落地会是哪一方率先实现或主导,政府?巨头企业?还是大量的区块链创业公司?产生规模化应用的时间点大约会是什么时候?

  杨东教授:关于区块链的应用,我在去年七月份出版的《链金有法》一书中,分为金融和非金融的场景应用,应该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区块链技术能不能大规模运用,谁到底能主导,什么时候能爆发?应该是哪个领域,那个场景更具痛点,哪个地方痛点多,自然被率先运用或者是有大规模的推广。那么就目前来看,ICO为什么这么爆发,就是因为传统资本市场的痛点。

  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IPO,虽然有创业板、新三板。但是新三板目前发展的也不是特别的理想。场外的四板五板市场更是不好。所以,中小微企业在不能获得银行的融资情况下,要解决融资问题,真的非常困难。所以ICO爆发是必然的。

  这个场外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痛点实在太大了,所以区块链在这个领域率先被应用、ICO的爆发,是可以理解的。

  以此类推的话,其他领域,比如银行。银行可以更好的掌握的客户的信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我看贵阳银行在银行的供应链、上下游的区块链应用方面,应该说目前推广的也不错。我觉得在银行的痛点比较大,应该区块链技术能比较好的解决。

  另外讲保险。特别是理赔的痛点很多,大家平常也感受到理赔作业时间很长,效率很低、费用比较高。所以保险市场痛点也比较多,区块链能够使信息对称、信息透明、可追溯、这个也是能够解决保险市场很大痛点。

  我们大学成立区块链应用实验室,也在研究区块链应用问题。

  其他的,像跨境支付痛点也比较大,也能够通过区块链进行比较好的解决。所以为什么去年瑞波涨得那么多。也是因为跨境支付的市场痛点,也能应用区块链加以解决。

  我突然发现,金融领域应用爆发的可能性,会更快,更大规模。

  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痛点太多,非常落后,所以也是过去的五六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科技能够迅速崛起一个主要原因吧。这使我们能够成为全球的引领地位的这样一个局面。我相信这个局面,还会进一步的去向前推进。

  所以在金融市场的区块链应用爆发,是机会比较大的。不论传统银行,还是BAT,由他们来爆发,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创业企业也应该有很多机会,区块链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很重要。尤其好的公链,应该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去年开始到最近的公链代币的发行爆发,也是能看出来大家对这个基础设施的技术,期待比较高。

  还有非金融领域应用。目前来看,像集团内部、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盟链的应用。包括像农业农产品溯源,包括食品安全,是很大的痛点。在中国,目前我们看到在贵州贵阳,重庆等地方政府的一些应用,在这个痛点我相信也会爆发。

  能源、医疗、电子存证、工商登记等领域也有很大机会。最近一个公司,获得了湖南省娄底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娄底市政府投入一千万成立合作合资公司,解决中小公司的股权在链上的登记转让交易的变更。湖南省娄底市的工商局,认可在区块链上的股登记和变更,视同工商局的登记和变更。这个也是刚刚宣布,刚刚开始实施,但是如果这个能推广和发展的话,将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爆发点。

  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的中小微企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为什么融资不好,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工商登记太麻烦、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这个痛点,如果能解决了,区块链技术爆发也是可期待的。对于小公司、创业公司来说也是有很多机会的啊,并不是大公司大集团BAT才有机会。所以在区块链应用和爆发来看,个人感觉还是目前刚刚起步,对大家来说,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有很多机会,因为这次,(机会)太大了。

  起风财经 罗智勇:就是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因为区块链带来的这次数字货币经济和ICO现象,导致了我们行业内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屌丝逆袭。让很多的技术人员,很多以前的屌丝快速的在这波当中崛起了。那么刚才其实我就是想听听杨教授的观点,在商业未来,真正的落地应用这一块儿。那会不会也带来这样的效应,比如说一些创业公司快速崛起,能够开始对巨头形成挑战,甚至超越。这样的机会,您觉得,会有多大的可能性和几率。

  杨东教授: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当然,这个什么时候会爆发,时间点是什么时候,还取决于对区块链应用的场景,包括补政策监管、法律的态度。

  因为区块链技术应用,跟其他的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我觉得有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主要是生产力,是种技术。但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基于技术之上的生产关系,甚至说是一种制度、规则和法律。

  所以,它在具体落地应用的时候,不光需要场景、需要技术本身的更新、需要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其实还更重要的是要跟法律法规、监管要吻合。

  但是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区块链应用的时候,痛点解决的时候,往往都会跟现有的法律、法规会发生很大的冲突,这里风险也比较大。也就是说,技术应用过程当中,会脱离现有的法律法规、脱离监管,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而且这个风险,我们的认识、我们的研究,可能还跟不上,我们现有法律法规,监管跟不上,所以风险会更加爆发,这个不可控。所以特别强调对风险的防范,包括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的确需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去加以考虑,所以国务院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非常及时。

  我一直说,明天就是315了,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投资者、教育消费者教育,消费者保护的工作。我有很多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但是我一定要强调315,消费者保护,投资人保护,这个是当前头等大事。

  起风财经 罗智勇:因为现在区块链市场的火爆,近期我们看到很多报道,市场上出现了区块链人才荒,对于区块链的人才用“抢”来形容不为过,年薪也屡创新高,稍有经验的动辄年薪过百万,资历深的甚至年薪500万,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区块链人才的培养和良性市场环境的引导建立,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都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应对?

  杨东教授:一方面就是刚才讲的监管和法律可能跟不上。尤其是金融市场痛点比较大的地方。

  第二个跟不上的确是人才跟不上,人才也是刚需。大家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人才培养,一直重视不够。我也是刚刚在人大开设了区块链的课程,在本科生、硕士,就开始教学了。但是我在上课、备课、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区块链相关知识真的是非常的复杂。它是跨学科的,不光需要懂计算机软件硬件,还要懂密码学,还要懂相关应用场景的一些经济环境各种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懂法律、懂金融。

  所以它需要更多复杂的技术和跨学科的知识,并且还需要有一些综合运用能力。这个的确是很复杂,而且相关的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老师、学者、专家也特别少,对这些知识都能够、掌握的更少。

  所以人才、老师和制度更缺乏。当务之急,一方面是高校设置课程对优秀大学生培养,给本科生、硕士生进行培养。刚才介绍的全球金融科技精英俱乐部,也是从全国五百多人当中挑选了五十多人,进行专项的培养。

  也做了些工作,但是永远不够啊!当务之急,恐怕是国家、地方政府的人保部、工信部,需要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培养机制。对于青年的技术人员的培训,对中层的管理人员培训,对高端的企业家的培训。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方法,教学的侧重点,还需要有理论实践。国内、国外的各种复杂的培训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推动。我们人民大学,联合社会相关机构,也有在做准备培训工作,从中期、短期、长期的都在准备。需要“政、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机制。

  起风财经 罗智勇:好的,最后一个问题。今天,正好杨教授在首尔参加2018 Token Sky的区块链大会。能不能请杨教授讲一讲在现场的所见所闻和一些感受。

  杨东教授:我在韩国的感受就是,这个会我觉得还是有问题。

  市场的人还是太多。政府、相关行业协会、相关专家学者太少,这是我感觉最遗憾的地方。

  当然,我就参加了一天,这个会明天还有。我感觉区块链行业发展,目前有点过于火爆。还不能用泡沫太多来形容,但至少过于火爆。这个也不一定是好事情,所以我还是呼吁加强监管。这个是我提出的拥抱监管,行业自律,投资人保护。行业自律包括媒体自律,所以我希望借起风财经,呼吁大家共同为区块链行业发展做贡献,我觉得媒体需要适当的保持理性、客观、全面、专业、学术、深度,不能随大流。把投资人保护、消费者保护、投资人教育、消费者教育当做首要的课题。把老百姓的利益,把人民的利益,当作首要。

  因为区块链领域,屌丝逆袭也好,去中心化也好,we finance也好,就是为了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民众,每一个个体,每一个自己。

  起风财经 罗智勇:非常感谢杨教授今天在参会的间隙,在回京登机之前。在感冒的状态下,和我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互动,非常辛苦!

  我们也真心的希望,在国内涌现出更多像杨教授这样的专业学者,能够快速帮助市场去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帮助政府在监管方面起到更多作用。我们真心的希望,区块链能够让中国,在这次的全球竞争当中,引领全球。

  杨东教授:好的,非常感谢罗总的主持。刚刚上飞机了,明天就是315了,所以我也非常愿意,今天晚上跟大家分享我最近这几年对区块链的一些研究。区块链的本质就是,去中介、服务于大众、服务于老百姓。所以,在区块链各类应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以服务于老百姓,服务于每一个普通的民众、消费者、投资者为主要的目标。

  消费者、投资者的利益至上,保护至上。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使命,绝对不能忘本。

  如果是忘记了,会破坏这个行业的发展,未来会使中国可能失去区块链所带来的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机会,所以行业从业者应该自重。

  整个社会,包括我们学者在内,大家各方面都共同努力,为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中国能够真的在这一波的人类社会的“数字文明的变革”当中,抓住机遇。我以为它能够取代工业革命、工业文明。

  中国一定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

  杨东教授是我国最早对区块链的应用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一书中提出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2017年出版了《链金有法:区块链商业实践与法律指南》,率先从法律角度对区块链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为企业布局区块链战略提供了指导。2018年,杨东教授最近编写的监管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主题的书籍即将出版,届时将带来更详尽的全球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行业发展和监管动向解读,敬请期待。

关键词阅读:全球数字货币监管 区块链产业应用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