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银监会下调拨备覆盖率意在让守规矩者得实惠

摘要
近日,银监会下发文件,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同时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据媒体报道,近日,银监会下发文件,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同时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此次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将参考银行机构的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资本充足性等三个方面因素,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并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由此可见,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足、覆盖面是否广泛,代表着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强弱,预示着经营是否稳健。在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的掌握上,银行业监管机构将依据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商业银行整体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同时,根据各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贷款质量、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贷款分类偏离度、呆账核销等因素,对不同的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既关系到相关监管指标的变化,更影响到银行的盈利状况。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指标属于逆经济周期指标,在银行经营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就要多提拨备,以达到以丰补歉的目的。目前,从全国商业银行拨备水平来看已达到180%多,远超国际水平。银监会适度下调监管标准,预示着对经济的稳步发展,对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改善充满信心。

  但据调查了解,也有一些银行机构存在着一边是高比率的拨备,另一边是高占比的不良贷款等“虚假繁荣”不正常现象。如某农商行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为160.8%,不良贷款率却高达4.85%。“两高”现象的存在,既浪费了有限的资源,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用,又严重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而且还隐藏了高额的不良贷款风险,不利于风险的及时化解。之所以存在这一现象,原因在于一些银行机构担心使用拨备处置不良贷款会影响到股东分红,受到股东的干预,同时又害怕降低相关监管指标,影响到监管的评级。

  十九大报告把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的首位,而化解银行不良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在此种情况下,银监会降低拨备红线,就是鼓励银行机构加快处置现在的不良贷款,切实防控好金融风险,并释放更多资金来支持实体经济。对此,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深入调研,把差别化的监管政策落实到位,让“守规矩”者真正得到实惠。一方面,要强化监管,使贷款损失准备的优惠政策产生预期效果。

  要严格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差别化监管标准,对于贷款分类准确、积极主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处置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机构,适度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对贷款分类不准确、不良贷款违规虚假出表等掩藏风险、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机构,不予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同时还要继续严格监管。既要奖励“守规矩”的银行机构,使其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资本占用,提升银行发展的质量,又不能让不守规矩的银行机构“捡到便宜”。

  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测,督促商业银行积极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处置不良贷款,切实发挥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缓冲功能。对于因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而增加的利润,要严格执行监管要求,不得用于发放奖金,不得增加分红,确保因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的利润留存在银行,保持银行损失吸收能力基本稳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阅读:银监会 拨备覆盖率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