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捷:股市暴跌 银行、地产何错之有?

摘要
2月6日,恰是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登基之日,迎接他的却是美股美债的暴跌,一边是锦衣加身,一边是银光泄地,预示着美国开年不利。

  导读:楼市已无大险,估值终将回归

  2月6日,恰是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登基之日,迎接他的却是美股美债的暴跌,一边是锦衣加身,一边是银光泄地,预示着美国开年不利。

  01

  美股还会闪崩,牛市终会收场

  道指从“黑色星期一”到“黑色一星期”,本周五个交易日中累计震荡超22000点,每个交易日内震荡超2000点。

  这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

  事实上,美国经济从2009年6月的谷底至今,经济复苏持续了104个月,道琼斯指数在2008年3月31日触底6440点,随后大涨小回,在2018年2月1日创造出26616点的历史最高点,也连续107个月上涨、涨幅达到惊天的413%。

  

  同期美国GDP仅仅累计增长了31.5%,美股涨幅与经济增长严重不同步,这显然是超级量化宽松的资金泛滥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转而进入股市推高了泡沫。

  尽管有美国分析师认为:“自今年年初以来美股几乎是直线上升,这就意味着股市回调‘既在意料之中又是健康合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牛市的终结”,其实或许未必。

  美国经济有亮眼的新动能吗?

  美国减税的钱真的会进入实体经济吗?

  美国的复苏会打破十年周期再延续五年吗?

  美股会不会盛极而衰?

  现在距离盛极而衰还有多久?

  类似的闪崩会不会再来几次,直至结束美股牛市?

  道琼斯指数创下6年半来当日最大跌幅,表面上看是股市市值被高估而且近期上涨过快,背后逻辑却是金钱堆出来的泡沫终究要散去。

  引爆点或许就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回收并注销凭空印刷钞票,游戏结束了,狂欢也快要收场了。

  正验证了那句股市名言:“牛市不会因为年老而死亡,只会被高利率扼杀”。

  高盛宏观会议纪要显示,“嘉宾普遍认同经济走势良好,市场大跌由经济数据和策略平仓互相反馈造成,市场没有进入恐慌状态,是技术性暂时回调”。

  但是,如果市场走势良好,似乎不足以导致股价暴跌、策略平仓,又何来互相反馈的技术性回调呢?

  显然,美股不可能维持长期牛市,特别是这种只涨不跌、涨幅惊人的超级牛市,一旦有了触发因素,必然导致连续闪崩,甚至牛熊逆转。

  鲍威尔的鹰派立场或将加速美国加息、缩表进程,特朗普的政策不确定性也会随时成为美国股市闪崩的触发点,高利率更是很快会来到我们身边。

  高利率不仅会扼杀牛市奔腾,也会扼杀经济复苏。对于美国来说,高利率不会增加储蓄,也不会增加投资,新一轮熊市也许很快就会开启了。

  尽管美国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但已经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九年复苏,未来的复苏之路究竟还有多长,其实也是不确定的。

  华尔街传奇投资人罗杰斯已经放出崩溃论:“熊市肯定会来,下一轮股票熊市将比他此生所经历的任何熊市都更为‘惨烈’”。

  02

  风险偏好下降,A股市场机会

  美股带动了全球股市的闪崩,A股同样没有逃脱闪崩的命运。

  有人说,A股暴跌与基本面的关系不大,其实美股暴跌与基本面的关系也不大,但是暴跌还是形成了。

  仔细看看A股暴跌的表现,似乎从中可以发现,大盘股不仅跌得更多,而且抛盘量巨大,“漂亮50”被杀了个回马枪。

  去年初,万亿市值的工商银行股价仅为4.4元/股,一年时间竟然拉升至最高7.7元/股,增长75%、成为2.7万亿市值的超级大盘,仅在今年2月5日前的短短20天里,股价提升24.2%、每天成交量数十亿元,这么大的盘,光靠游击队而没有正规军的主力护盘是绝无可能这样快速拉升的。

  在闪崩之际,工商银行连续3天被抛出了540-680万股、每天数十亿元,股价下跌15.3%。众多银行股也都同时遭遇每天数十亿元的砸盘。

  反过来说,如果正规军不撤场,游击队也是绝无此能量的。

  不仅如此,地产千亿市值股也被同时砸下,“黑色一星期”每天也是数亿至数十亿元的每股成交量,带动了地产板块的闪崩。

  有人说,获利盘甩货出走、落袋为安,也有人说,清理信托配资、资管计划吓退资金,此话似也不错,但众多大盘股齐刷刷的几十亿大单,显然不是一般机构、获利散户的齐步走。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言犹在耳,“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系统性金融风险何在?

  四大系统性风险:地方债、影子银行、股市、楼市。

  十九大分组讨论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特别指出:“要防止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的风险,要防止恶性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风险”。

  从股市上看,要防止股市泡沫破裂,去杠杆是核心。

  清理加杠杆的配资、资金池,仅靠审慎宏观政策缓慢去杠杆来抑制配资冲动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市场教训可以起到更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或许可以假设:正规军对股市去杠杆意图心领神会,趁着美股闪崩,借力打力、借题发挥,不仅可以定向爆破银行股、地产股,有效抑制股市泡沫的膨胀,而且还顺带把当年股灾救市的损失补回来。

  看看证监会节前最后一次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各大媒体对于近日市场大幅调整高度关注。会后第一财经记者向发言人发问,发言人未予回应并快步离开会场,发布会在3分钟内结束。

  监管层的态度,或许可以从中一窥究竟。

  而股票市场的下跌,既明显抑制未来股权融资的规模强度,也有效压缩股票高比例质押的爆仓风险,这显然是暗合监管层的心意的。

  达沃斯论坛上,权威人物刘鹤先生说:

  “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内部的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

  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当于在向实体经济多投入的同时少扩张约16万亿元。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因增速大幅下降而少增5万多亿元,银行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总体呈现收缩态势。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可见影子银行的风险正在下降。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资金池还将大幅收缩,资管计划借新还旧方式难以为继,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难题将在3年时间内逐步化解,系统性风险将被有效防范。

  A股已经沉寂了两年之久,刚有起色就经历了闪崩,上证指数几乎跌回一年前,继续下跌的空间也已不大。

  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企稳向好态势,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尽管今年不提GDP目标,但新一届政府上任,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仍是战略坚持,今年GDP增速很可能仍保持在6.8%之上,而人民币的强势也让资本市场仍然青睐中国。

  换句话说,不考虑外部干扰因素,A股的风险已经明显降低。

  03

  楼市已无大险,估值终将回归

  楼市资产泡沫还在,但已不再继续膨胀。

  楼市泡沫的抑制逻辑就是限价令,尽管不那么市场化,但却是当前唯一的、有效的办法。

  只要房价按住不放,资产泡沫就不会继续膨胀,楼市风险就会降低。

  一二线城市房价被按住,三四线城市房价就涨不到天上去。

  未来城市之间将按照梯度价差,形成房价阶梯格局,整体房价很难再继续膨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价令至少坚持五年。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升,房价收入比将逐渐降低,泡沫将逐渐变小。

  房地产市场降温已成必然趋势: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将下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延缓房地产开发步伐;

  非都市圈的城镇化接近尾声,也减少了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

  大水漫灌与去库存政策的刺激,大量透支了住房需求;

  人均居住面积不断提高,面积改善型需求趋于饱和;

  房价的普遍、快速上涨,也抬高了质量改善型需求的门槛;

  房地产钱少且贵,投资增长也将不再。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近日强调:“着力降低企业负债率,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继续拆解影子银行,深入整治各种违规金融行为”,流向房地产的非标资金、通道资金都被堵住,房地产钱少且贵将延续未来三年。

  郭树清先生还提出“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倾向”,虽然他同周小川行长的“居民部门杠杆率不高、但增速过快”的观点一致,但“抑制”一词也意味着未来不仅是流向居民的银行资金不会增加,而且居民购房的首付资金也很可能会受到约束,进而实现居民部门的整体杠杆率不继续增加。

  从数据上看,土地供应面积、新开工面积、投资金额都在趋势性下降,印证了未来的住房市场不会再回到2016年【详见2018年1月25日微信文,《欧阳捷:楼市没有大起大落,房价不会大涨大跌》,点击链接可直接阅读】。

  市场蛋糕不会变的更大,当然也不会断崖式下跌,因为都市圈将继续引领房地产发展【详见2017年12月03日微信文,《欧阳捷:都市圈,城市竞争的突围之路!(下)》,点击链接可直接阅读】。

  但是,大房企依然还会拿走更多的市场份额。

  今年1月份,TOP20上市房企土地成交金额1505亿元,占全国土地成交金额的30.15%,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提升其土地市场的占有份额,并实现房地产市场销售份额的60%以上。

  以上市房企销售净利润10%匡算,全国13万亿元的销售规模,其中50%以上集中在百强房企(大部分是上市公司),上市房企的净利润可接近万亿元。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利润也在不断向上市公司转移,上市房企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上市房企也在以美元债和可转股债拓展新的融资渠道,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的挑战。比如,新城控股拟发行的23.36亿港元可转换债,其利率低至2.25%。

  上市房企以强大品牌吸引客户、获得了更快更多更好的销售业绩,加上适合的融资,确保了现金流的平衡和风险的管控。

  中小房企继续退出地产江湖,并购潮依然会接连不断,卷款、跑路、破产的群发风险也在降低。

  房企现金流风险和楼市泡沫风险都在降低,市场发展更趋平稳,对于地产行业、上市房企、地产股来说,都是最好的稳定剂。

  尽管美股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A股在内外诱因下亦出现大幅下挫,但楼市已无大风险,上市房企的估值也将重新回归。

关键词阅读:股市暴跌 银行 地产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