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A股市场又一次掀起停牌潮 上市公司慌了?

摘要
时下,虽然市场指数看似跌幅不大,但个股跌幅却非常显著,而在超级权重股的强行护盘影响下,股市指数的失真效应也愈发明显,而从实际情况分析,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逐渐远离了市场指数的约束,而市场指数的参考意义也越来越低。

  上市公司大范围停牌的现象,曾经发生在2015年下半年股市非理性波动风波的关键时点。然而,对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可谓极度恐慌,而在上市公司大规模停牌之前,A 股市场却出现了上市公司大规模跌停的现象,且股价连续跌停的次数非常高,市场投资信心也基本上降至冰点。

  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的股市非理性波动风波之后,20162017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稳定表现,而从过去两年时间内,股票市场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运行格局,且市场基本上收复了2016年年初熔断机制的跳空缺口。然而,正当市场投资信心有所回暖之际,A股市场却遭遇到外围市场的大幅下挫冲击,而在外部环境不太好的背景下,A股市场却一举扭转以往偏于稳定的运行姿态,而从近期的股市表现来看,更是出现单边大幅下行的状态,而剔除了超级权重股的强行护盘影响,实际上市场指数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地下行,而中国股票市场的失真状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早于两年多前,A股市场曾经出现了一轮上市公司停牌潮。然而,对于当时上市公司的停牌现象,更大程度上还是受压于当时市场的非理性表现,而不少股票的累计跌幅已经高达50%或以上的水平。至于这一次,虽然市场指数跌幅不太大,但个股下跌力度似乎并不逊色于当时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的情况类似,在股市持续非理性下跌的过程中,不少因涉及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也逐渐触及到股权质押预警线乃至平仓线的风险。更有甚者,还存在触及强行平仓的压力。对于这一现象,实际上也是之前高杠杆工具任性利用的结果,但鉴于当时股权质押的频繁使用,由此也会导致不少上市公司深陷股权质押的危机之中。

  本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可以灵活提升资金利用率,甚至在理想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杠杆工具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杠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则将会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但,利用不好,则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阻碍,而当市场遭遇到非理性乃至极端的市场行情时,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话语权,乃至导致上市公司触及系统性的风险。

  股价持续非理性下行,加上部分上市公司陆续触及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等因素,为了防范上市公司控制权、话语权遭到资本的侵袭,不少上市公司先后采取了停牌的举措,试图回避近期股市持续非理性的波动风险。

  事实上,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的现象,一旦市场环境持续恶化,进而导致相应上市公司股价的非理性下行,那么对于这类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可能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上市公司更可能采取临时停牌乃至频繁停牌的举措来应对突发性的风险。但,从另一种角度分析,虽然这一举措利于维护上市公司的股价稳定性,且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大股东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但随着不少上市公司的跟风模仿效应愈发提升,这一举动却或多或少影响到中国股市正常的市场化进程。

  时下,虽然市场指数看似跌幅不大,但个股跌幅却非常显著,而在超级权重股的强行护盘影响下,股市指数的失真效应也愈发明显,而从实际情况分析,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逐渐远离了市场指数的约束,而市场指数的参考意义也越来越低。

  不过,从近期上市公司停牌现象的明显增多,乃至频繁停牌现象的先后出现,实际上也说明了当下市场的分化程度非常明显,而部分上市公司也逐渐展现出惊慌的一面。但,在国内金融市场“防风险、守底线”的定调环境下,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暂时不大,而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可能会面临不一样的潜在风险,而局部性的问题仍不至于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非常深刻的冲击,但如果这一风险逐渐延伸,且涉及范围持续扩大,则对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性还是会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影响。

关键词阅读:A股市场 停牌潮 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