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伟:金融科技“回归本源”和服务小微实体经济

摘要
在微观层面上,金融科技机构源于传统金融活动中某项业务或者业务环节的切入业务,因此,“深耕细作”、“细分领域”、“专业化”和“差异化策略”等应该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经伟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内容,“如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以及“金融科技在其中作用是什么?”等问题,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点之一。为更好了解金融科技在服务小微实体经济的做法与经验,我们学者一行前往凡普金科进行调研,同时参加了在凡普金科举办的“FinTech赋能•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暨《金融科技服务中小实体经济调查报告》座谈会”,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金融科技正在“回归本源”

  近几年,国内各界曾经围绕着“互联网金融颠覆金融”、“互联网提高金融效率”、 “互联网金融体制性监管套利”、“互联网是金融的主流方式还是拾遗补缺方式”等内容进行辨析和大讨论,以此同时,国内各地兴起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所谓的金融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热”。

  2016 年3 月,作为全球金融治理核心机构之一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首次发布了《金融科技的全景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该报告除了针对金融科技的系统性风险及监管问题进行正式讨论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金融科技”(FinTech)进行了定义,即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金融科技”概念出现,它一方面理顺了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是服务于金融业的工具和手段”而非“颠簸金融业”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利用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前沿科技工具和手段,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征信业、金融效率提升和客户群体延伸等金融活动的产业,我们都可以归纳为金融科技业。国内各界针对“互联网金融”话题的讨论和争议也告一段落。

  实践中,金融科技业态往往从传统金融机构某项业务或某个流程环节中衍生而出的业务模块,逐渐发展壮大形成各项新兴金融业务。其中,“科技赋能”可以让金融发挥更大的作用,覆盖到更多的人群,达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效果。金融科技嵌入金融体系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一种趋势。

  由于全球金融科技业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且各国发展情况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各方讨论的“金融科技”的涵盖范围和内容以及相应配套的监管措施也不尽相同,但国际上的基本共识和实践案例都说明“金融科技”是“新技术服务于金融业的基本逻辑”,同时体现了“新技术回归金融之本源”。

  第二,金融科技服务小微实体经济的基本逻辑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金融排斥”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解决中小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微企业与金融弱势群体的金融可得性成为这几年国际国内金融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普惠金融联盟(AFI)组织世界各国签订的《玛雅宣言》中,将普惠金融、中小企业和创业创新有机联系到了一起:“作为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构成的组织,我们承诺:……五、支持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因为他们和普惠金融具有相同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和推动创新。”普惠金融理念通过深化金融服务层次,扩大金融服务对象,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支持弱势中小微实体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这一关键词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也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金融业竞争激烈的当今,是商业金融机构在主观上不愿意介入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或者开展普惠金融吗?答案是否定的。道路很简单:“盈利是商业性机构的天职”。商业金融机构之所以没有或不愿意深度介入,至少说明一个现实问题和逻辑是,现有金融环境和传统业务流程或产品条件下,商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或介入普惠金融在客观上很难做到盈利性。

  而金融科技的兴起往往是借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于传统金融活动中某项业务或者业务环节作为切入点进行改造而展开的业务活动,典型案例:微信和支付宝(第三方支付)。也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终端技术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和管理成本,扩展了整个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的支持,使得线上利用海量数据集中进行信息配对并达成交易成为可能,应用于小额财富管理、中小微金融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金融科技改变了人们的金融行为,客户希望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开始关注用户体验,对服务的便捷性、易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进一步来说,金融科技作为现代经济进入信息化时代在金融领域所表现出的新特征、新业态和新模式,它在解决小微实体经济发展瓶颈和提供方面金融服务以及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更具有优势。如今年11月份凡普金科与陕西杨陵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欲打造“金融科技+农业”示范工程,通过凡普金科的金融科技实力,可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更高效率的金融信息服务,同时协助当地建设创新惠农金融体系,逐步实现当地多元化“三农”金融生态链落地。所以,金融科技服务小微实体经济的逻辑就是,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活动,它服务于金融业效率的同时,也将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为服务实体经济。

  第三,金融科技的未来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的《金融科技的全景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及其着眼于金融稳定而推出的针对金融科技的分析框架,已经得到各国监管当局充分借鉴和应用;同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已经成立了金融科技特别工作组,研究金融技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未来的监管应对。这也意味着,把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并加强监管成为一种必然。而且,金融科技也更多地开始接受金融监管与传统金融的规范与规制。据链娱科技的董事长迟静超介绍:未来版权文娱版权智能交易平台技术提供方链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赣州链娱科技有限公司,入住江西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接受园区的金融监管。这一举措使整个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开始步入到传统金融领域合规、合理、风险可控的范畴之内。

  整体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不论是在人口基数、小微企业绝对数量、金融资源等“量”的规模方面,还是在金融效率有待提升的空间方面,中国金融业对于金融科技的需求均比包括美国在内其他国家要大得多;同时,中国金融科技对于传统金融业影响或带来金融风险不容忽视;随着第五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及会议强调的“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金融监管全覆盖”等内容,针对我国金融科技进行监管工作正在加速步伐。

  第五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回归本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第一原则”和“全面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正因为中国潜在规模和“量”巨大,而中国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活动,在小微金融服务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服务方式创新以及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故有优势,所以,金融科技直接服务小微实体或者通过服务传统金融业而进一步提升这些机构的效率和水平,将成为政策引导和指向。

  在微观层面上,金融科技机构源于传统金融活动中某项业务或者业务环节的切入业务,因此,“深耕细作”、“细分领域”、“专业化”和“差异化策略”等应该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金融与科技的进一步深度融合的趋势,引发金融领域更深层的变革,在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诸多金融细分和业务领域,将成为实现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的结合具体方式。

  五大金融科技公司与五大行的“联姻”,体现了国内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合作才刚刚开始。这也意味着,金融科技深度嵌入了整个金融体系,金融科技公司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成为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之一。特别是,针对未来的县域“新金融”服务模式,最缺技术支撑的县域金融体系及中小型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如何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准度,使得这些机构面向客户端的渗透率大大提升,金融服务的客群范围会越来越广,值得我国各界共同探讨。

关键词阅读:金融科技 小微实体经济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